大多数人做股票之前,都是听到别人做股票赚钱,然后心里痒痒,一不小心就进场了。进场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赚钱的只是偶然,亏钱的是大多时候。只想着进场赚钱的人,一不小心就成为别人收割的对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从设定好股票赚钱目标这个角度谈一谈。
一、散户炒股之后的分化
一般散户刚进场开始都可以赚钱,因为都是在市场有赚钱效应的时候进场的。但是由于持续不断的散户进场,股价推高,风险就在股价上涨的时候聚集了。随着行情的上涨,赚钱效应就开始出现分化,开始出现买股票要亏钱的情况。
一些善于学习和总结的少数人,很快形成一套自己的操作思路和方法。但是大多数散户都是按照人的本性去操作的,那就是追涨和杀跌,这背后所反映的心态就是贪婪、恐惧和赌徒心态;
如果要问一个散户,你进股市来干嘛呢,99%的人都会回答,我是来赚钱的。那么你要赚多少钱呢?一般人都没有想法,要么就会说越多越好。如果再问一句,那是多少呢,只会傻笑一下,回答说不知道。
其实大多数散户都知道不可能天天抓涨停,也不可能股票天天赚钱。每个月都有那么几个上涨最牛逼的股票,但是做到的人都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所以,如果天天盯着那几个牛股,每天盯着涨停板,每天都想着翻倍,最后的结果是不但不能翻倍,想赚钱都难,亏钱也是正常的。
因为老股民还好,因为尝试了太多次不止损反而亏更多的经历,还能接受止损、亏钱和割肉。但是新股民要是亏钱了,那是打死都不会卖出的,绝对不会割肉,死了都不会卖的,所以最后都成为别人收割的对象。因为你买了股票,趋势走坏之后,还不卖。那就变相的减少了股票的供给,给其它持股愿意卖出的人提供便利。因为少一个人跟他竞争卖东西嘛,别人能顺利卖出,要感谢你。
二、导致散户亏钱的心态是如何出现的呢?
1、很多时候赚钱卖出之后,不管大盘如何,继续杀入,所谓的乘胜追击。哪怕大盘死叉或者大盘破位也好都不管,只觉得自己牛逼,然后把利润给吐回去了,这就是所谓的贪心。
2、有时候做亏了,要止损了,而大盘马上出机会了,却不敢做了,这就是所谓的恐惧。有时候做亏了,要止损了,而大盘机会又还没出现,急着想回本赚钱,继续做。导致更大的亏损,这就是赌徒心态,杀红了眼。
我们要改变这种心态,除了看好大盘节奏之外,还要注意一点的就是合理的赚钱预期。大盘节奏问题,技术上的东西,我们天天讲,这个不难。而赚钱心理预期的问题,也就是赚钱目标问题,反倒很少人讲。这是今天的重点。
三、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赚钱预期
1、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平均回报率,做股票也是一样。如果目标合理,心态就稳定。如果目标不合理,心态就容易畸形。有些人心里总是想着能赚多少赚多少,越多越好,这样就会导致一种行为:总想买在最低价,也想卖在最高价。所以买了之后,有一点调整就想着要卖。卖了之后还涨了3%,就想着是不是要接回来。而忽略了有些钱是不该赚的,有些收益率是不合常规的。
2、有人定赚钱目标,按照上个月赚钱效应来,比如我上个月赚了30%。这个月我也要赚30%,或者更多,比如50%。但是做股票和经营公司或者其他项目不一样,属于你不能控制的项目。自己的公司,你可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扩大市场、增加开支的时候增加更大的利润。但是如果一个行业,已经接近饱和,你投入物力和财力是起不到太大效果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而股票市场更是如此,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实业,这个月多少利润,下个月的利润估摸着也可以算出来。但是股票市场呢?完全算不出来。那我们怎么办?
3、进步指数
衡量自己的证券投资收益,要结合外部环境。所以,不能纯粹的用当月收益率多少来判断自己的操作成功率。比如大盘涨10%,你赚了才5%,那就是亏。大盘跌5%,你只是回踩2%,那就是涨。千万不要月初的时候给自己定目标,必须完成多少。股票投资很多时候都要等月线结束了,我们对比着自己一个月交割单,才知道这个月的成绩,到底是这三种的哪一种呢?
A弱于大盘:比如大盘涨10%,自己才赚5%或者大盘跌10%,个人账户跌了5%以上;这就需要反思和总结。(赚的比大盘少,亏的比大盘多)
B持平大盘:比如大盘涨10%,自己赚了10%上下或者大盘跌10%,个人账户资金减少了5%左右。(赚的和大盘差不多,亏的时候比大盘少一点)
C强于大盘:那就是大盘涨10%,自己赚了20%,大盘跌了10%,个人账户只是减少了4-5%。(赚的时候强于大盘1-2倍,亏的时候少于大盘1-2倍)
这样就可以让自己主动去了解大盘的节奏,避免大盘可以做的时候不敢买,买的时候不敢重仓。当赚了一笔之后,就会想着大盘适合不适合再进,而不是再贸然进场。
合理的预期收益目标,可以参考上证指数也可以参考创业板指数,不过最好参考平均股价。剔除权重和题材的影响。对于一般散户,尽量参与中小盘的股票,如果风格真的出现异动。也会通过技术分析去调整方向。
如何衡量自己的进步呢?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收益率或者回撤率跟指数相比,比如大盘上个月涨5%,我的收益赚了8%,我的收益强于大盘(8%-5%)/5%=60%。这个月大盘涨了7%,我的收益是12%,那么我的收益强于大盘(12%-7%)/7%=71%。那这就是进步。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据定义为进步指数。
如果大盘上个月跌5%,我只亏2%,相当于大盘回撤5%,我只回撤2%,那么我就强于大盘(5-2)/5=60%。如果大盘上个月跌7%,亏了3%,相当于大盘回撤了7%,我回撤了3%,那么我的强于大盘指数(7-3)/7=57%。虽然这个月也是亏钱了,但是还是有进步的。当然最好的就是大盘调整的时候,自己不亏钱,甚至赚钱。
4、通过进步指数,来衡量自己的进步,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反思标的。一般按照一个月来就可以。第一步从弱于大盘跳出来,第二步做到跟大盘持平,最后能够跑赢大盘,有一个合理的收益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不管外面什么情况,天天想着赚钱。比如8、9、10月三个月,8月份不亏钱,9月份有赚钱,10月份赚了20%,或者三个月平均收益有7%,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根本不用想着每天抓涨停板,也没必要为了股票一天不涨就抓狂。想一想一般P2P的年化收益才10-12%,想想存款年利率3-4%,合理、知足,方能长乐
“我”在证——监——会五年的工作经验
上市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证明的过程。
证明什么?证明你是一个“合法的持续的挣大钱”的公司,你是需要向别人去证明你自己,包括审核部门和你的投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这些事情,那么别人就不能给你足够的信任,不能给你足够的信任导致的结果,就有可能是你不能通过发行审核,也可能是通过了之后,你的交投不活跃。
而且大家一定要注意,证明的过程是需要证据的。
财务报表是一种语言
我自己在证——监——会多年的工作经历,我的体会是:虽然我是非专业出身,但是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依然要看财务报表。虽然到现在我对一些会计科目的处理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为什么要看,而且必须要看。因为我个人的体会是财务报表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会计语言。
这种会计语言反映的是什么?反映的是你企业的经济行为和你的经营成果。
下面我也会讲到内控制度,所谓内控制度的核心,或者说它重要的一个形式就是你的内控要有你的流程,每个流程是要有留痕的,是要有内部证据外部证据去予以证明的,所以依然是一个证明的过程。
同样一个经济行为,在法律上面,它可能是一个债权债务关系,或者是一个确认主体权利义务的过程。但在财务上面,可能就是收入确认成本归集等等问题。
所以我们经常在审核的时候,是能够通过财务上面的财务报表和会计附注,以及数字的变化规律,去看一个企业的经济行为是不是正常运转的。
印证你的商业逻辑
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很重要的环节,第一是你的商业逻辑。很多人会私下咨询我一些行业,但是有些时候这些行业我并没有接触过。当然这种现象也很正常,虽然在做审核的工作,但坦率的说我们并不是行业专家。我们对任何行业都不如真正做企业的人了解,我们实际上可以统称为外行。只不过我们可能见的企业多一些,我们对审核标准和审核尺度了解多一些。那么我们是要结合着经验和对政策法规的把握,来看一个新企业。
尤其这几年的创业板或者新三板,细分行业越来越多,很多行业小领域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企业自己向包括审核员在内的外行去告诉他我是怎么做生意的,我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市场里? 我在这个市场里是怎么生存,而且我能生存的很好。这些东西就刚才我统称为是一个商业逻辑。
所以我们有的时候会看到一些企业,第一关心的就是要翻招股书,要看清楚它是怎么做生意的。即便是在一个传统行业里面,大家做生意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企业是靠资金,有的企业是由技术引领的,有些企业是靠管理出效益的,有些企业是靠客客户关系,还有些企业是靠渠道,当然这些因素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单一存在的,也可能是共同存在的,所以我们在审核的时候,最希望了解的是,你这个企业到底是怎么挣钱,怎么生存的,所以这个商业逻辑一定要顺畅。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你怎么做生意的?如果跟路边卖水果阿姨一讲,她都能很清楚的说:没问题,能挣到钱。那你就讲清楚了。
我们最头疼的是什么?在业务这个章节里花了几十页的功夫在描述自己的业务,我们都没看懂,就不知道他怎么挣钱的。那么这个我们就会很头疼,因为我一旦不知道你怎么挣钱的,你的财务报表和你的业务这个环节里面的匹配度,我们就搞不清楚是不是契合的。所以就是一定要讲清楚自己是怎么挣钱的,自己这个行业的背景是什么样子的。
提供你的证据链条
第二个问题,就是跟证据相关的,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刚才是一个做生意的逻辑链条,还有一个是证据链条。因为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企业商业逻辑讲得很好,但是没有证据,提供不出第三方的证据去证明你自己所说的商业逻辑;或者商业逻辑存在,但是证据很单一,经不起推敲。
比如说像我们以前审的一个企业,后来我们说毛利率很高,比同行业上市公司都高,后来我们就问他为什么,后来他说:“我们专门有一支队伍,这支队伍在市场上找好的二手设备,因为二手设备的采购价比较低。这样的话提折旧的时候提的就少,所以我的毛利率就比同行要高。”
我们认为这个逻辑是正确的,但是反过来我们想那么你的竞争对手就不买二手设备吗?你能想到去买二手设备,你的竞争对手难道不买二手设备吗?所以企业花了很多力气去证明,通过很多渠道去介绍了自己的一部分竞争对手大概的采购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有时候也会难为大家,因为毕竟是竞争对手,尤其竞争对手还是非上市公司的,有很多东西是你自己知道,但是你有时候不好写出来。但是这个案例还好,他有些竞争对手是上市公司,会有一些信息披露。因为他的竞争对手很多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资金比较雄厚,有融资渠道,所以更多的是买级别比较高新设备,反正最终他花了很大的力气去证明这件事情,那么最后也被得到认可了。
那么所以大家看到就是说我不断的在出现了一个词,就是证明,证明不是靠你拍胸脯,是要靠外部证据,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存好外部证据。再有一个就是你的内控,财务上的健全与否和内控制度,也是需要大量的外部证据。所以这是我觉得给大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
去散户化?中国股市需要善待散户投资者
近年来,A股市场上“去散户化”的喧嚣声一直不绝于耳。而刚刚过去的2017年的股市行情似乎给了“去散户化”以最好的注脚。一方面是蓝筹股大幅上涨,另一方面是中小创股票大幅下跌。行情表现为严重的“二八分化”走势。与此相对应的是,机构投资者获利丰厚,而近七成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为此,有观点认为,股市“去散户化”正在加剧,中国股市的“机构时代”正在来临。
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少舆论是表示认同的,甚至认为这是中国股市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因为长期以来,散户是与“不理性”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市场人士甚至把A股市场的投机炒作之风归结为A股市场“散户化”的结果。所以,在这部分市场人士看来,A股要走向成熟,就必须“去散户化”,必须呼唤“机构时代”的到来。
其实,A股市场投机炒作盛行是否能归结为“散户化”,这是有待商榷的。当然,从A股市场的发展来说,确实有进一步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必要。不过,从现阶段来说,股市远未迎来“机构时代”。
2017年的蓝筹股行情固然风风火火,但这种蓝筹股行情不可能一直炒作下去,终究会有尽头。更重要的是,在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队伍中,散户占据着绝对的比重。从去年三季度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分布来看:2017年三季度散户投资者占比42%,一般法人占比27.5%,国内机构投资者合计占比19.5%,中央汇金和证金公司等占比5.5%。国内机构投资者中,公募基金占7.4%,保险和社保7.1%,阳光私募3.4%,券商1.6%。可见,散户在A股市场中所占的权重显然不是目前的机构投资者所能取代的。
而且我们应该看到,A股市场的一些机构投资者本身也是不成熟的。比如,一些机构投资者在A股市场中经常性地“踩雷”;一些机构投资者高价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结果招来股票套牢的命运。再比如,在一些投机炒作的题材股中,常常有机构投资者甚至是公募基金现身前十大股东之中,有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甚至被公募基金所包揽。
其实,A股市场是否真的“去散户化”了,这其实是有待观察的。虽然散户投资者持有的流通股市值占比近年来呈现出下降趋势,从2015年12月的50.4%下降到2017年9月的42%,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散户重仓持有的中小创股票价格下跌造成的,并不代表散户的持股大幅减少。而且即便真的有部分散户选择退出观望,这也并不代表这些散户不再重新回来。实际上,在股市低迷,或者说在行情不太好把握的情况下,投资者选择退出观望是很正常的。虽然说当下股市的蓝筹股行情风风火火,但当蓝筹股由股市定海神针蜕变成股市宇宙飞船的时候,投资者站到一边去欣赏是很理性的选择,用2017年度股基冠军萧楠的话来说,投资者要“买能让自己睡得着觉的股票”,而躺在宇宙飞船里,投资者恐怕是睡不着觉的。
并且,从中国股市的发展来说,也不可能没有散户的参与。就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说,股市需要得到广大散户的支持。毕竟A股市场不可能只有蓝筹股,而不需要中小创。实际上,近年来A股市场发行的新股有80%以上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也即属于中小创范畴。而就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来说,只有广大散户的参与,才能让更多的中国老百姓分享到祖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更何况,就散户的投资来说,他们也并不拒绝蓝筹股,只不过,当大象跳舞的时候,他们感觉到害怕了,变得犹豫起来,这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即便他们真的错过了蓝筹股行情,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并非是“去散户化”。
因此,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来说,断言“机构时代”来临未免为时尚早。实际上,目前的股市仍然还是“散户市”,而且目前中国股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散户的支持。中国股市有必要让更多的散户成熟起来,而不是“去散户化”,中国股市需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善待所有已进场和将进场的散户,迎接更多散户进场。
庄家运作个股全程揭秘
任何一个庄家进入市场都是以赢利为目的,即都要经过从低位买入廉价筹码,通过运作把股价拉升抬高后,再在高位进行派发。整个详细运作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庄家建仓时间:
庄家建仓时间受宏观经济、上市公司基本面、大盘市况、技术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与庄家的操盘实力和风格有关。
建仓时间越长,庄家获得的好处越多。因为建仓时间越长,庄家能够收集的筹码就越多,吸筹成本也越低,股价上升的潜力也就越大。由于建仓时间长,庄家需要支付的人力成本、资金使用成本等费用也会增加,也要求拉升的空间要更高才能保证利润。
如果建仓时间短,由于要在短时间内收集足够的筹码,只有靠提高价格来吸筹,因此吸筹的直接成本就会上升,最后坐庄的利润会降低。
对于不同的庄家,建仓时间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短线庄家建仓时间为1~2周,中线为2~3月,长线庄家建仓时间在半年甚至1年以上。而新股由于上市首日的换手率很高,其建仓时间一般在上市初的几个交易日内即可完成。
成功的投机者必须学习三点
入场时机——什么时候入场,就像是利弗莫尔的密友、棕榈滩赌场老板艾德·布拉德利经常说的:“什么时候持有,什么时候收手。”
资金管理——千万不要随意亏钱,不要亏掉你的筹码、你的仓位。一个没有了现金的投机者就像一个没有了存货的杂货店主。如果没有了现金,那你就出局了。所以千万不要亏掉你的本钱!
情绪控制——在进行一笔成功的交易之前,你必须制订一份清晰详细的交易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在真正开始投机之前,每个投机者都必须制订一份充满智慧的作战计划,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作出修改。投机者最需要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情绪。要记住,推动股票市场的不是推理、逻辑或者纯粹的经济学。真正的推动力量是人性,而人性从未改变。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不是会改变的。
“除非你拿出真金白银进行投资,否则你是不会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的。”
利弗莫尔曾经说:“如果你不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放在赌桌上,你就没有办法测试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因为你没有真正测试你自己的情绪。我相信控制股票市场走势的是人的情绪,而不是什么推理。生活中任何重要的事情都是这样的:爱情、婚姻、教育子女、战争、犯罪……只有很少的时候驱动人们的力量是理智。”
“当然,我不是说销售额、利润、世界局势、政治和科技这些要素对于股价不起作用。这些因素最终都会起到一定作用,而整个股市以及个股表现也都会反映出这些因素的影响,但是力量最大、最极端的因素还是人的情绪。”
“我相信什么事情都有周期,生命有周期,市场也有周期。这些周期常常是走极端的,很少有机会达到平衡。周期就像是大海上的波涛,情况好的时候浪头就比较高,当狂欢结束时,低潮就会浮现。这些周期总是出人意料地来来去去,无从预测,想要经受周期的挑战,你就必须节制,泰然自若,时刻保有耐心——不管情况好坏都得如此。但是你要记住,技巧高超的投机者知道,无论市场情况好坏其实都是能够赚到钱的,只要像我一样,做多做空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笔者微信:302840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