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旅行,还是你的“朋友圈”喜欢旅行?
近几年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口号叫得连爸爸妈妈都知道了——从朋友圈里看到的。而或许是因为被这句话影响,或许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身边的朋友慢慢地变得喜欢旅游了起来。
三不五时地,我们便知道朋友A去了这里,朋友B去了那里——从朋友圈里面看到的。而在景区附近,听到的最多的话,也是“快快快,帮我拍个照,我发个朋友圈。”至于我自己,当然也不免俗套,去哪里旅游,都会在景点前拍个照片,放到朋友圈上定位“打卡”。
可是,有的时候,在匆忙的拍照之下,难免会让人觉得,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发现一件事。”朋友一边刷朋友圈一边跟我说。
“什么事?”
“很多人旅行只是为了发朋友圈。”他头也不抬,“可是如果你问他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他什么也回答不上来。”
想到我也是“打卡团”当中的一员,我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也有点不服气:““旅行的意义……那你觉得什么是旅行的意义?”
“你找到你的‘意义’了吗?”
“什么意思?”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的,那我就不能告诉你。”
“为什么?”
“读书的时候你抄过作业吗?在抄作业的时候,我们看着别人的答案,会错觉这道题很简单,而且会告诉自己,这次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才抄的,如果你想要自己做的话,你是能够解出来的,但事实往往却不是如此,你你可能到最后都不会解这道题。”
“那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有的人去旅游也要告诉自己,‘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但是你旅游的目的是这个吗?你可能只是刚好看到了它,而且觉得它有点道理罢了。如果你没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你就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可是你去过很多地方,或许你能感受到的东西会更多。”
“如果你觉得去的地方多,领悟到意义就更深刻或者更独特,那你就是还没有明白。”
“我不懂。”
“你不要为了发朋友圈而去旅行,去完泰国回来后,可能你就懂了。”
芭提雅:热情的山,浪漫的海
到达泰国廊曼机场的第一天已经是在凌晨的两点多,尽管我和我的朋友已经累得睁不开眼睛了,还是要打起精神找到接机的人,然后乘包车去芭提雅。
由于我坐在7座车的最后一排,旁边的座位压下来放了行李,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都没有办法好好地休息睡觉——路上一路畅通,但刹车或转弯时,行李的滑动让我不免担心会被砸到。
清醒的我看着前座睡得乱七八糟的朋友们,突然又想起了那个“旅行意义说”,到底什么才是“旅行的意义”?
“你觉得什么才是旅行的意义?”一到达芭提雅的酒店,在推着行李进大厅时,我问萍。
“你是指今次的旅行吗?”萍累的时候眼睛就变得很像拉下眼皮的唐老鸭。
“都可以。”
旁边的美伸着懒腰,抢先插了一句:“离10点钟我们预约的泰式按摩还有8小时,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了。”
萍于瑶在旁边急忙点点头——我们在凌晨四点只能睡酒店大厅的沙发,因为我们订的房间是今晚的。
看来一趟起飞于凌晨的廉价航班,已经把我的朋友们折磨得疯了。但是或许,这也是旅行的意义之一:我们早就订了这一班机,当然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有的时候,没有真切地经历过这件事,早先的准备不过是“下巴轻轻”,说得轻巧。
不想睡着的泰式按摩
泰国最享誉盛名的东西,在我看来,除了人妖就是泰式按摩。
美在大学某个暑假去过一趟泰国,据她描述,泰国的按摩跟国内打着“泰式”旗号的按摩真的完全不同,而在旅游之前,她当然也多加笔墨渲染了好几番。加上夜机劳累,我们在出门时,早就无心留意四处的“异国风光”,一心只想赶到店里,做他们今天开店的第一批客人。
我跟瑶在一个房间,在换衣服的时候,我跟瑶说:“虽然我很累,但是我不想睡觉,觉得睡了觉就浪费了一次体验,毕竟睡着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但是在按摩的过程中,阿姨们的手艺不仅放松了我的身体,还突破了我理智的最后一道防线,最后我只能安慰自己:两个小时的按摩,起码我只睡了半小时。
在给小费的时候我有点扭捏,毕竟在国内没有这样的体验,总觉得直接把钱给阿姨会让她们觉得尴尬。
“尴尬什么,”美说,“她们很大一部分的收入就是小费。”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太自以为是,但是有的时候,我又会埋怨自己,不够体贴别人。我一直没有很好地拿清这个界限,但是美却点醒了我:任何不以他人为主的考虑,才是真正的自以为是。
人妖秀与成人秀:一边是蓝色,一边是黄色
晚上的人妖秀跟成人秀,是朋友圈达人的噩梦——因为两场表演都不能拍摄。我不能在人妖秀表演者唱着唱着歌的时候举起手机拍一张发在朋友圈说“人妖秀好好看哦”,也不能在成人秀演员做出出格的表演时拍照发朋友圈说“成人秀也太成人了吧嘤嘤嘤”。
在国内时,总是会听说在泰国,做人妖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我想象他们是跟古代的“太监”是一种性质的,为了生计,不得不舍弃掉自我的一部分。
在看了人妖秀之后,我反而觉得“人妖”这种职业虽然会被人诟病,却始终有让自己发光发热的地方。他们在舞台上赢得了大家的掌声,起码在那时候他们能够摆脱在世界上的全部烦恼,做一个聚光灯跟随着的,大家都为之喜爱的真正的明星。
“不要以为看到了人妖在舞台上的一面,就觉得他们的生活很光鲜,”出来了之后,看到刚刚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在门口招揽着拍照的生意,跟在舞台上自信骄傲的他们像是不同人,“Tiffany剧场的尚且如此,其他不知名小剧场里的,为了能够赚多一点钱,他们会做到什么程度?”在排队等候跟他们拍照的时候,旁边一个年轻人跟她的男朋友说。
或许很多时候,人就像是一匹蓝色的丝绸,表面光鲜,毕竟还是忧郁的。
成人秀让单纯的瑶感觉十分震惊。行程的铺排她没有过多参与,而且她并没有细细地想过“成人”二字的意思。
“你看,那个人用小鸡鸡在打鼓。”在排队进场的时候,萍排在前面,她对看到的景象有点哭笑不得。“啊?什么意思?”瑶探过头去,回来时脸上蒙上了受到冲击的灰色。
找位置的时候美说:“一定要找比较后面的座位,我看攻略说,表演人员会随机下来找人互动的。”
“怎么互动?”我们都觉得很好奇。
她指了指小鸡鸡打鼓的那个人,那个人去到中间的座位上,挺着腰,示意面前的女生拿起他的“工具”来打鼓:“就是这样互动。”
不瞒大家,我跟萍、美算是比较“放得开”的人,所以看到这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表演,最多只是觉得有点搞笑,但是单纯的瑶却始终一副不能接受的模样。
“原来这就是成人秀。”
“对啊,其实我们行程都有写了。”我突然想到早上悟出的那个“旅行的意义”,觉得瑶或许在此刻也有差不多的感觉。
“但是我没有想到原来‘成人’是这个意思。”
“可是‘成人’这两个字本来就很‘成人’啊。”我错了,她不是做好了准备却仍没有办法好好应付。
她是没有准备,甚至是做错了准备:“现在想想觉得好像也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看你们plan的行程时,我竟然真的一点也没有想到是关于这些。”
朋友小陈知道我在看成人秀,告诉我他前些年来泰国时看成人秀的经历:被拉上台去跟表演者做射气球的互动,我问他怎么射,他说他就拿着一个气球,看着演员用不可描述的地方,射出利器戳破气球。
我觉得有点恶心,小陈批评了我: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们去旅行就是去体验差异,你少见多怪了。
我想寻求“队友的支持”,但是她们并不像我一样觉得这样的表演是“恶心的”,只是觉得色情符号太明显,反而直白得毫无美感可言。
我有点觉得或许我并没有摆正好我的心态。旅行确实就是在体验差异,如果我们一直都要批判跟我们不一样的东西,那旅行显得好像就没有那么必要了。反正只要一直在“圈子里”,看到的东西就永远是“正常的”。
丛林飞跃:我能承受的失重感是搭乘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直立电梯
在我小学初中的时候,还有春游跟秋游。而据现在的小朋友所说,为了保证安全,学校已经不再组织类似的活动了。
一方面觉得很高兴我们能有这样的体验,可是另外一方面,我又觉得没有办法去承受这样的回忆,因为,在我们春秋游的时候,经常情况下,都是去游乐场。
游乐场里有全世界最刺激的尖叫声,那是我最讨厌的声音。曾经在大学时鼓起勇气,两次再踏进长隆欢乐世界,对比小时候进步了一点的地方是,第一次玩了十环过山车,第二次玩了U型滑板。
回到起点之后,在朋友搀扶下走出座位,我说的话都是:我能够承受的失重,是在正常情况下运行的直立电梯。
在游乐场休息的地方看别人玩垂直过山车,到达最顶点时,还要停几秒钟“做好心理准备”,再往下冲下去。我想,当时我如果在上面,可能机器停下来的那几秒,也是我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
完全没有想到,如此畏高的我,竟然会答应行程里出现“丛林飞跃”这样一个项目。
来到芭提雅的第二天,我们感受到了山的热情,但是这种热情让我十分紧张,因为我很害怕它会想把我留住。
对于追求刺激的美跟瑶来说,这是她们最高兴的一天,但是对于我跟萍来说,反而是一场噩梦——尤其是萍,她的恐高程度比我高得多。
丛林飞跃,顾名思义,就是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之下),在丛林里穿梭跟飞跃。不过据我残存的理智告诉我,说是飞跃,其实无非是高空滑索——从这边滑过去那边;要么就是过类似于木桥的东西——但是木桥的形式多种多样;要么就是速降——从上面滑到下面。
被导游告知山上没有信号的时候,我选择把手机放到储物柜里,反正要拍照,还有其他人可以帮忙,不过带不带手机我都玩不了,光是怕就让我自顾不暇了。
“我总是觉得我要掉下去。”我跟瑶说。
“为什么?”
“因为站起来, 平时你们的时候,余光看不到脚下这个小小的平台,总觉得我往后面一步,就会掉下去。”
“不用怕,你有安全带。何况我会接住你。”
美在旁边说:“你还行,没有十分怕,萍就怕得一句话都没有说了。”
说是已经没有那么怕了,只是因为我的前面有人,后面也有人,我安慰自己,不可能这么多人里,就我这么倒霉;二来,前面来来去去只是滑索跟木桥,不知道说是习惯了,还是麻木了比较好。
瑶得知后,就说:“有些事情就是习惯了就好了。可能过了今天之后,你将所有的高空项目都当成是今天一样麻木了,就不会觉得怕了。”
但是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在我以为丛林飞跃无非就是这两样的时候,突然间就要速降了,我就又搬出了那句话:我能够承受的失重,是在正常情况下运行的直立电梯。
同一个队伍里的香港情侣,女生娇滴滴地靠着男生的肩膀说:“好高啊,怎么办,这个教练还会整蛊人,一会儿他很快就把我滑下去,我肯定吓死了。”
男生握住她的手说:“我会叫他轻轻地把你滑下去,你不用害怕。”
瑶听到之后,转过头来学他握住我的手:“我也会叫他轻轻把你滑下去,你不用害怕。”
结果是瑶比我先走一步,体验了刺激的速降之后,立刻回到了小屋。我挣扎着跟教练说一定要慢一定要慢,虽然有失重的感觉,但到半程之后觉得我有点自己吓自己。速降的垂直距离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高,教练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会整蛊人,确实有慢慢地把我“放”下去。
萍下来了之后,脸色苍白,我们取笑她“好像一个馒头。”
让我们害怕的事情有很多,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分不清我们真的害怕的是这件事,还是害怕“害怕”本身。可能勇敢跨出第一步,“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一直以来只是我们在吓自己。
山很高,也很热情,但是没有热情到要让我们留下的地步。
浮潜:看不到鲸鱼,就看小鱼
早几年间喜欢上了鲸鱼的自由和洒脱,想要在有生之年里,能够亲眼目睹它们的英姿。得知泰国旅程中有潜水活动,我还兴奋了好几分钟。
“浮潜而已,而且也看不到鲸鱼。”美的话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现实。
16年刚毕业的时候,在当时的公司部门旅行我们去了马来西亚沙巴。由于部门的老总十分喜欢潜水,当时五天的行程里有两天是潜水的:一天浮潜,一天深潜。
我第一次深潜是一次遗憾的深潜。在岸边联系深潜在水底下要了解的手势时,由于沙滩边的水比较浑浊,我有点害怕。毕竟深受小时候明珠台播放的电影毒害,我有点深海恐惧症,不知道怎么地,就好像害怕得透不过气来。
后来乘船去浮潜区域时,想到虽然是公费旅游,好歹一次深潜也快600块,秉着不用浪费的原则,我鼓起勇气,跟着教练,跟我们的部门的一个男策划一组,去到了离船比较远的地方。
几次练习下来,发现我的恐惧减少了不少,但是每一次将要下到更深处时,都被教练拉了上来。如此反复几次,才知道男策划在水下难以减压,耳膜很痛。
水上几日,仿佛船上已千年。我们尝试了好多次下水无果,原来我们的其他同事已经潜了好几轮了。浮上来的时候由于海浪的推赶,我们还离船很远。“其实我们潜水的话很快就能回到船边的,因为浪在水面,下面很平静。”教练虽这样说,但是没有办法,我们也只能游回去。
最后我的第一次深潜,以失败告终。但我觉得体验感还不错,毕竟是同事身体的不适造成我们不能下潜,而我已经十分勇敢地尝试潜水了——但是游泳回去船边时,看着没有边际的大海,总会幻想突然有一条大白鲨出现,咬断我的半身。
而浮潜就在离小岛不远的地方下海,穿着救生衣,带着潜水镜,咬着潜水管看鱼。当天天气很晴朗,水很清,看到好多的鱼,它们好像动物园的动物一样,不怕人,反而想要靠近我们。但当我们以为它们离我们很近,想要伸手去抚摸它们的时候,却又发现它们其实离我们并不是很远。有的时候,我会怀疑它们是不是幻影,我们以为它们真实存在,但其实遥不可及。
这次旅程中的浮潜跟当时的大同小异,一样是看船边的小鱼。只是这次的浮潜里,下水看鱼的水域有点浑浊,小鱼看不了太多,却又不少干枯了的珊瑚。
期间,还体验了一次海钓,感觉自己像是大野智,虽然没有钓到鱼,但是跟朋友在一起等待的时候说说笑笑,便已觉得好开心。
想起贝之前跟我去武汉的时候说的话:旅行开不开心,最重要的不是去哪里或是做了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跟谁一起去这个地方,跟谁一起去做这些事情。
期望值往往会在我们得到某一样东西之后,让我们感到失落,这种失落或许难以治愈,但是只要你们在身边,就能得到缓解。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