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特别想吃绿豆糕,恰巧在楼下早餐店瞥见她的芳踪。芝麻陷、印花造型、方方正正的小块块,嗯,是我记忆中的绿豆糕小可爱。冲上前扣住仅剩的两盒:“老板,我全要了!”
取出一块,缓缓入口,德芙巧克力的丝带尚未释放,已叫烂泥巴式的口感给扯断了,倒霉的蛀牙还磕到了几颗未溶解的糖粒,噢,酸酸甜甜就是我——的牙。
划开微信,妙妙转发了一则消息:瓦市菜场即将关闭分流。
五雷轰顶!那个我从小逛到大的瓦市?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瓦市菜场……关闭?这同时意味着心目中排名TOP1的炳海绿豆糕要绝尘而去了?
请等一下!!
河西桥是去瓦市巷的必由路之一。仿佛一脚跨进通往纳尼亚王国的衣柜,越往里,某种气息就越浓。它们从两侧店铺中伸出手臂,交挽在一起,枕着这张柔软的大网,晃着我到了气息发源地。几欲被熏酔前,猛然识得眼前这位故人名,对,市井气!你就是贯穿每一个摊位,响彻整条巷子的市井气。
这是一条没有分区,却极有辨识度的巷子。
四季鲜蔬、五色瓜果、水产禽蛋、清仓皮鞋、锅碗瓢盆相拥于这个大礼堂,不分声部地合唱。煮着卤味的锅里酱色汁液翻滚着的时候,旁边摊上的模具正被倒扣过来,刚炊好的松糕一字排开,热气升腾。
每次被母亲派来采购前,总会收到如下指令:“面摊对面卖酱萝卜那家的芝麻油带一瓶”,“杏鲍菇到第一个拐角口对面的菜摊买”……强烈的画面感勾勒出一张寻宝地图,按图索骥,几乎从未失误。也有以徐记、李记、姊妹命名方便快速定位的店铺。鱼“园”汤、鱼“园”面,“园”字写得明目张胆,错得理直气壮,有百年老店的背景强势撑着腰呢。
如果说,整条瓦市巷是一间杂货铺,那么错落起伏的吆喝声几乎有安抚人心的功效——
“灵昆西瓜,现开、现尝,不甜免费送。”
进阶版的则是——
“今天想吃点什么?今天的***不错哦。”无须诧异摊主为何能从纷至沓来的脚步铃声喇叭声中筛出你的喜好,这本领密不可宣,你要做的就是将你们之间的默契装进袋子里。电影《桃姐》中,叶德娴去买菜的场景让我倍感亲切,或也正因了此处的现实铺垫。
偶尔会有稀里糊涂的汽车闯入了这条沸腾的巷子,争渡争渡,却深陷瓦市深处,几次无奈地熄火,来来往往的“鸥鹭”竟无半点避让之意,脚步依旧不徐不疾。是哦,进来前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
进入瓦市巷前,发现原来我一直低估了自己嗅觉的灵敏度。
鱼虾的咸腥和刚剖开的榴莲对冲,浓烈到一阵眩晕;豆腐的微酸在现烤的面包香甜中发酵,酣甜。有老人担着莲蓬经过,湿漉漉的清气滴滴答答,安抚了沿途各种迷幻的味道。
总是会对一些似曾相识的光影产生强烈的感触,比如挂在摊位上的遮光布——由一方方旧床单裁成的格局。起风时,血脉贲张,风过后瞬间偃旗息鼓,阳光是巷子里汩汩流淌的血液,起伏的遮光布便是呼吸,每一次,都是用尽全身气力的深呼吸。
下午五六点,摊位上的橘红灯光亮起,早市后的又一次高峰降临。闪闪烁烁,人影绰绰,海边的沙石在月光的注视下,按捺不住地颤动。
“你看,是不是很像千与千寻里面的那条街!”朋友站在巷口兴奋地呼喊。我哑然,的确有电影现实翻版的感觉。所幸这里没有孟婆汤,边走边喝一碗浓稠的桂花莲藕糖水倒挺不错。
在一个橘色灯光熄灭殆尽的夜里,我骑车拐进了瓦市巷。平时张扬的摊位像抽屉般被挨个儿塞回了柜子。三五户人家搬了板凳到门外乘凉,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谈,七八点灯光涂满了阁楼的玻璃窗,照得巷子的地面微微发亮。
白天的遮光布是为了削弱太阳的锐气,避免了光线扎眼的不适;傍晚的灯光是为了让产品面容更清晰。这一刻,光线收敛了之前的商业功用,自给自足而自得心安,只是不经意地投到地面上。我不自觉地放慢了蹬车的速度,几次抬头看向那些窗,谁说市井中不该有如许的宁静? 比起屏气凝神的山中习静,这一刻,巷子在长长地吁气,慵懒而惬意。
走到瓦市巷的另一头,就是以手工麻花(温州方言称为稻杆绳)闻名的炳海家了。细细扫视着柜台,鸡爪糖、芝麻糖、橘红糕,芙蓉糖……唯独不见我心心念念的那款无色素纯手工绿豆糕。
“老板,绿豆糕不做了吗?”
“最近天太热,绿豆糕容易化掉,等天凉了还会做的。”
“哦……等天凉了。”
天凉了,瓦市菜场要关闭分流了,分流到有屋顶,有水泥墙,有规划整齐的生、熟食区的农贸市场。
那里不漏雨,不透风,阳光不再洋洋洒洒,肆意地在市场内横冲直撞。
那里摊主的神情俨如密密镶嵌的地砖,推开你手中的硬币,示意扫一扫微信或支付宝才是正确的支付方式。
那里空旷,井井有条,讲话有回音,异味很少。
我应该很难再积攒出满腔热情去逛菜市场,东瞅瞅,西看看。
没有了市井气的菜市场,已经失明。甚至不再有太阳光,打在它身上。
该去哪里找你,我们的市井气?
图/文 三七: 一个有着60后思想70后表情80后回忆的90后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