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我所见,最要紧的事儿是塑造人物形象。别跟我瞎逼逼什么情节、心理、细节、立意、主旨,你当你在考初中语文么?
恕我直言,这本《道士下山》,除了主角何安下的名字因为出现次数比较多,因此被我记住之外,这本书中其他出现过的奇男子们,若把他们的名字全部打乱堆在一起,我(相信还有其他不少人),绝对分不清哪位先来,哪位后到,也一定记不起在场各位都具体做过些什么了。
主角何安下,是一个类似于玛丽苏小说中女主角一般的存在,她/他什么都不需要做,自有一大堆江湖异士、武林高手如同走马灯一般出现在他的身边,围绕他、启发他,不知为何忽然要传授武功给他,这一伙人发莫名其妙誓要杀掉他,而另外一伙人则毫无缘由发誓要保护他。
两拨人争来夺去,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女主角何安下,则不需要做任何挣扎和努力,甚至不需要说话,只要时不时晕倒、受伤、安心接受死刑和囚禁,隔个几百千把字,自会安然无恙,死里逃生。
而宠辱不惊的何先生,只需要配合着来点内心戏:比如什么心如死水啦!比如什么心中风平浪静啦!再比如什么此时心中并无他想啦!情节自然会由一众分不清楚谁是谁的男配角们推动完成。
如果某个男配角隔了好几章重新出现,我总要回过头去想:“咦,这货好眼熟,都做过些啥来着?”
何安下对本书的唯一贡献,就是提供了一堆感悟:什么天人合一啦!人的脊椎等于八卦图中的“S”曲线啦!从一个水瓢中悟出如何化解世界的方法啦!等等。
这本书里有一股子浓郁的古龙味,古龙的江湖,高手来去缥缈,决战从不靠拳脚,西门吹雪和叶孤城决战紫禁城,不过也就是两个帅哥白衣飘飘而且胜雪,在屋顶上站几天,互放一阵子脑电波,然后就在双方的意志力中,决出胜负。
这本书中处处(请注意这两个字)都是这种场面,两个人碰面,云淡风轻地聊了几句,一人要走,另一人伸手递了一个瓶子过来:“刚才有一把比纸还薄的刀插入了你的内脏,服这瓶药,十天之内可痊愈,否则肠子要流出来。”
又比如两人对决,一人将一把折扇拆开,原来是一把刀,另一人两手空空。折扇男说:“你兵器呢?我不杀空手人。”空空男于是随便拿起一把椅子,还发表了一通狂拽酷炫吊炸天的宣言:“能杀你的,就是兵器。”两人各出一招,折扇男内脏被震碎,嘴角流血,甘心认输。
这种情节一多,拼的已经不是作者的描写能力和知识储备,而是比一比想象力就好了。玄而又玄的情节,如果用三五十章铺垫起来,出现那么一两次,当然高超,可你一章出现三五十次,未免就有点不正常了。
且不知道为何,古龙写起来,有一股云山雾罩的仙气儿,徐浩峰写,就流露出一股子故弄玄虚,让人忍不住想要揍他的气质。
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到了徐浩峰这本小说里,整个调了一个个儿,虽然所有的情节和人物都被安排在一本书里,但还真的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呢!
套用王宝强(他正好还演过《道士下山》这电影,缘分呐!)曾说过的一句台词,正好合适:“啥啥啥,写的这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