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最重要的也是最简单的动作

当我还是英语小白的时候,看到市面上人们学习英语五花八门方法,什么方法都有,看的我眼花缭乱,但是都没有让我的英语有明显的进步,走了很多弯路,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给你带来启发。

市面上的所谓的英语学习方法,很多都没有抓住最重要的问题去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没解决,就导致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出现,就好像什么呢?最重要的问题就好像一个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地下是盘根错节,甚至这棵树还会长出种子,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一棵问题之树,地上是参天大树,地下是盘根错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片问题的森林就此产生,一个问题就好一棵大树,什么单词大树,语法大树,发音技巧大树······

怎样以己之力铲除这片问题森林呢?

很简单,直接把当时那颗致命的种子找到,给铲除了,就没有后面的问题的森林了。对于英语的学习就是有这样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随时重新开始,它会给你机会让你从头再来。你只要反复去学习,总能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的。

这颗致命的种子是什么呢?

没有好好朗读英文。这是很多英语没有学好用好的基本原因。这将近一年都在践行这个方法,但是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还不是特别好(或者说没有人们以为的那么好),但是进步是实实在在看的见的。

有一本书写的这方面特别的好,我就是从这本书得到的启发,书名叫做《人人都能用英语》,最近又读一遍,希望把里面的要点提炼一下,能够帮助到和我一样收困于英语学习的小伙伴。

作者名字叫李笑来,原来是新东方名师,著名天使投资人,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等多本畅销书。

这本书的第一章主要是做心理建设,第二章讲口语的,第三章讲语音的,到了第四章就是重头戏了——朗读,第五章和第六章讲了词典和语法,第七八张讲的是精读和叮嘱。

这下面我复述的内容可能不会完全按照作者的章节顺序,下面的行文顺序结构是根据自身对英语的误区所组织的。

背单词不是学英语

一不小心就把 “背单词” 当作英语学习的全部,这是中国学生学英语最常见的缪误。背单词并不等同于学英语,它原本只应该是英语学习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在国内,几乎每个学生都买过若干本词汇书。我常常见到学生的书架上有高考词汇书、四级词汇书、六级词汇书、考研词汇书、TOEFL 词汇书、SAT 词汇书、GRE 词汇书 …… 有时候我禁不住问,“咦?你怎么就不买一本好词典呢?” 得到的回答竟然是 “哦,太贵了……” 很难弄明白这些学生究竟是怎么想的。

其实倒也不是猜不出来。当学生看不懂一篇英语文章之时,他所能体会到的最直接的尴尬来自于让他们无能为力的 “大量生词”。于是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的最大问题在于 “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于是希望通过背一本词汇书迅速提高词汇量(请注意这再次出现的急于求成之心理)。可问题真的就如看起来的那样吗?

如果我们把每个单词比喻成一块的砖头,而把一篇文章比喻成一栋的房子的话,那么就很容易明白文章并不只由词汇构成 —— 除了砖头之外,还要有很多其他材料,最容易想到的起码还有钢筋和水泥。并不是你比别的人拥有更多的砖头就意味着说你肯定能够盖出比别人更大的房子;如果你只有砖头而没有钢筋水泥的话,你有的只不过是砖堆而已。实际上,我们都宁可砖头少一点,但一定要有足够的钢筋和水泥 —— 这样的话我们就能造出房子。哪怕因为砖头没那么多所以房子小了一点,但是,毕竟还有房子可住,比既不中看又不中用的砖堆好多了吧?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类比,可以把事情讲得特别清楚:

An essay is written with words just as a house is built with bricks, but merely a collection of words cannot be called an essay any more than a pile of bricks can be called a house.

在分辨哪一种背单词方法最好(后文会有详细论述)之前,首先要明白仅仅背单词肯定是不够用的,甚至是全然没用的 —— 只有砖头没有钢筋水泥等材料还不如什么都没有,因为既盖不了房子又干着急。

其实,各种各样背单词的 “神技” 几乎都没有多大用处。最好的、最有效的是最朴素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词汇,通过频繁使用消化词汇 —— 这也是不二法门。

为什么大多数人就是学不好英语?

“学了这么多年,怎么却越学越差……”

这是我当初的困惑。多年来四处巡回演讲、授课,也让我知道很多很多人都有只多不少的共鸣──我并不孤独。

为什么我们竟然越学越差?

因为我们从未相信自己能够学会、学好!

更令人在想明白之后不寒而栗的是:我们甚至可能并不知道 “我们从未相信过”。

骨子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来都不相信我们能够学好一门外语──更不用说多种语言。那些精通多种语言的人,在我们眼里都是天赋异禀的人,“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

尽管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小学六年、中学六年、本科四年……)我们一直都在 “努力” 学习英语,可事实上收效甚微。一旦肯坦然面对,每个 “努力学英语” 十数年而不得的人都会承认:这些年其实真正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

一方面是确实知道英语这东西非常有用所以最好能够习得,一方面又是因骨子里不相信自己确实能够习得而造成实际上并不努力,而还有一方面是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观念导致学习者焦虑和无奈。

究竟是什么使得我们 “从未相信” 呢?究竟是什么让我们 “从未相信” 而又并不自知呢?

也许有很多原因。但我们的中学英语课本绝对是罪魁祸首(起码是之一)。在我们国家,高考英语词汇大纲,基本上由 3500 个左右的词汇构成。由于区域的不同,教材不同,我们姑且往多了算一点,算它 3600。尽管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数字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究竟是什么,但不可争辩的事实是,我们确实知道这个数字──起码知道个大概。

高中毕业之前,我们至少学了 6 年的英语──小学和幼儿园姑且不算数。那这意味着什么呢?3600 这个数字告诉我们,每年我们能够习得 600 个英文单词就可以了──如果真的做到了的话,那么在高考的英语考试中,成绩必然名列前茅 …… 一年有 365 天,那平均每天学多少个单词就够了呢?不到 2 个就够了……

高考词汇大纲里的英文词汇数量,悄无声息地向每一个孩子传递着这样的消息:

英语很难很难……

你很笨很笨……

一天能学两个单词就很了不起了

嗯。就是这样。

很多的时候,人傻是被教出来的。教育这东西,从来都是在失败中发挥作用──所以成功必然是偶然。教育的古怪之处在于,如果把学生当做天才去教育,学生几乎注定不会成为天才,因为天才是靠自学的;但是,如果把学生当做弱智去教育,那学生肯定会变成弱智──因为人傻是被教出来的。

还好,谁都有自学的权利,而事实上,无论是谁都多多少少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更好的是,有一些知识是可以瞬间点透并发挥作用的。之前的一节,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有可能把外语用得比母语还好吗?” 答案是 “能”。知道这个答案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把之前被植入的想法斩草除根。

最有效的学英语的方法是什么?

拥有文字之前,人类就已经能够说话,只不过能说的没那么复杂、要说的也非常简单而已。有了文字,后来甚至发展并掌握了逻辑之后,人们能够想到的、需要表达的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起来。某种意义上,最终拥有了文字是人类与其它近亲物种最深刻的本质区别。一旦人类拥有了文字,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就成了必须。

而所有文化在这一点上都一模一样:朗读是语文教育的最古老、最普及、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训练方式。只可惜这种最好的训练方法即便在我们的母语语文教育中被重视的程度都远远不够。并且,每代人都以为自己可以找得到更好的方法而忽略这个其实无法超越的手段。

说来可惜,但大多数人确实并不重视朗读训练 —— 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的习得过程中都是如此。朗读训练既简单又有效,并且可以解决很多许多人花很多钱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解决不了的问题。

朗读训练是提高文字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式。想象一下,现在你要流畅地朗读一个由二十个单词构成的句子。

首先,每看到一个单词,你都要有能力识别。有些单词长得很像的,比如,“principle” 和 “principal”,“quite” 和 “quiet” —— 甚至有没有空格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 “some time” 和 “sometimes”,或者 “everyone” 和 “every one”……

其次,大多数单词有很多个意思,至于它究竟在当前这句话里是哪一个意思,要根据与它相邻的单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来决定。比如,“scale” 这个单词,就有很多个意思,如果后面跟着 “~ of the economy”,那它就是 “规模” 的意思;如果后面跟着 “~ of fish”,那么它应该是 “鱼鳞” 的意思……

再次,有些单词组合在一起之后表达的意思几乎完全不是字面的含义,比如 “strike home”、“even Steven”、“paint the town red” 等等。完全不明白倒也罢了,有时真实的意思与直观的感觉恰恰相反就很难办,比如,“birds of prey”,只认识 “prey” 这个单词的学生没有专门查过词典的话,很可能把这个词组理解为 “被捕食的鸟”,而正确的含义却是 “食肉鸟、猛禽”。(别惊讶,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另外,但凡一个句子超过十个词的长度,大抵上它更可能是个复杂句,有词组、有从句,有可能是倒装句或者强调句,也有可能存在被省略的语法成分。这些语法现象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处理,偶尔需要破费一些心思才能正确完成。 之所以朗读是提高 “理解能力” 的最基本方法,是因为当一个人可以流利地朗读一个句子的时候,即意味着说他正在完成对这个句子的 “拆解” 与 “重组” 的过程 —— 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信息通过眼睛输入,经过大脑识别、理解、处理之后又运用口腔的种种器官形成正确的声音,而后又通过耳朵反馈回大脑;而与此同时,大脑在一刻不停闲进行各种处理过程:句子成分都有哪些、哪几个字词构成什么样的成分、这些成分各自是什么意思、成分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些成分组合起来又构成怎样的含义,等等。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阅读者面对一个语法正确、逻辑严谨的句子竟然不能够把它流利地朗读出来,就说明阅读者“拆解”有误或者“重组”有误。重新把句子结构与成分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搞清楚之后,句意也就自然明朗了,读起来自然就“顺”了;而后再把句子多读几遍——其实就是“通过重复练习理解过程、巩固理解能力”了。

平时,我们并不在意自己的阅读速度,尤其在读闲书的时候,“速度” 几乎是不被考虑的因素 —— 快与慢全凭个人喜好。有的人喜欢咬文嚼字,有的人就是喜欢囫囵吞枣 —— 当然更多的人干脆懒得读书,只看画报与影视。人们真正在意自己的阅读速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考试的时候,比如,在参加外语考试诸如国内的四六级考试或者国外的留学考试 TOEFL、SAT、GRE、GMAT、LSAT 的时候 —— 大多数人的直接感受是阅读速度太慢,乃至于时间不够用。而尽管考试从来都不是招人喜欢的东西,但优异的考试成绩,往往是一个人发展的通行证,不得不为之努力。当然,在工作中,输入至关重要,因为一个人的阅读理解速度不足够快,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一个人的能力 —— 因为他获取、过滤、筛选信息的速度,以及获取的信息量和质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些限制。

为了解决阅读速度的限制,人们(包括老师与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同时也定义了很多所谓的 “恶习”,比如,“唇读”、“指读”、“回读”、“译读” 等等。很多学生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也难免 “病急乱投医”,相信 “唇读”、“指读” 等等方式真的是所谓的恶习。事实上,无论多么荒谬的事情只要有人肯斩钉截铁地说出来就会有人(很多人)不假思索地相信。每天遇到的这种例子还少吗?

而这些 “快速阅读” 建议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它们解决的都是输入速度问题而已,而不是输入之后的理解速度问题。输入的速度再快,理解速度跟不上,又于事何补?有的时候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脑子里明明想着要提高 “阅读理解速度”,而实际 “阅读” 中却只关心 “速度” 而干脆忽略 “理解” 的重要呢?(也许是 “跳读、略读” 的习惯造成的?一不小心就把 “理解” 两个字给跳过去了,干脆没看着 …… 这就是很好的一个出于好意的不严谨建议最终带来恶果的例子。)

只看到表象,从未深入实质,是一切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根源。阅读理解速度的瓶颈在与理解速度,而绝非输入速度。

“输入” 的方式至少有以下常见的三种:

扫读:只用眼睛快速浏览文字(本质上来看是必然以遗漏一些信息为代价

默读:在用眼睛浏览文字的同时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在 “说” 这些文字,并不实际发声

唇读:在用眼睛浏览文字的同时嘴唇翕动 “说” 出这些文字

朗读:大声把自己读到的文字说出来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永远只用以上四种输入方式中的某一种 —— 无论是在读母语的时候,还是在读外语的时候;相反,大家都是在不自觉地根据需要选择输入方式。阅读内容对阅读者来说相对简单(即,阅读者的理解能力在这方面相对很强)的时候,更多的情况下都是采取 “扫读” 的方式;而内容难度高一点的时候,就会采用 “默读” 的方式;如果内容难度相对较高,那么就会自然地采取 “唇读” 的方式 —— 因为这样可以把速度放慢,以便有更多时间思考消化。所以说,“扫读” 也好, “默读”、“唇读” 也罢,都只是输入方式,且是各有用处的输入方式,根本不是什么恶习。如果学生相信 “唇读” 和 “默读” 都是恶习的话,他们实际上已经相当于 “三脚猫被砍掉了两条腿” —— 换句话讲,“雪上加霜”。

对于任何人都一样:阅读内容难度与阅读理解速度成反比,即,正在阅读的内容难度越高,阅读者的理解速度越低。而我们正在使用的输入手段(“扫读”、“默读”、与 “唇读”)必然会配合理解速度;于是,一旦阅读者开始使用 “唇读” 的时候,就说明此时正在阅读的内容难度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而在这样的难度之下,阅读者的 “理解速度” 已经小于等于 “唇读” 速度 —— 如果理解速度再差一些的话,阅读者还可能需要 “反复阅读” 若干次,甚至要返回之前的某一点(前一句、前一段、甚至前一页)才可能找到能让他迷途知返的线索。

而文字本身就是有声音的,只因为大多数人既不是聋子也不是哑巴。于是在理解文字的时候是不可能回避声音的。不妨自我审视一下自己的所谓 “扫读” 过程,就会发现脑子里的那个声音其实一直存在。本质上来看,“扫读” 的时候那个声音之所以有时 “断断续续”,其实只不过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 “跳” 过了一些 “即便不全读也能正确推测到的内容”;而那个声音只在 “读” 那些 “必须读到才不至于影响理解” 的内容 —— 也可能是句子、也可能是只言片语。再进一步,一个人但凡正常,那么他顶多可以刻意回避 “唇读”,但根本无法回避 “默读”。

大多数英语初学者在阅读一定难度的文本之时,他们的 “理解速度” 甚至赶不上 “朗读速度”。其实,类似 TOEFL 这种语言能力测试,应试者只需要做到 “理解速度” 与 “朗读速度” 相当,那么在考场上的时间就相当富裕了(而 SAT、GRE、GMAT 这几种考试对理解速度的要求相对来看就高出许多)。既然朗读训练能够提高文字理解能力,所以,朗读是提高阅读理解速度的最有效训练手段 —— 尽管从感觉上来看并不那么直观。

不要在当初学者了

在外语习得这件事情上,可以肯定,基本上所有的玻璃顶都是自己设置的。认为自己是 “初学者” 的害处在于,一旦如此认定,接下来的一切无能都是理所应当的:“我是初学者,听不懂才是正常的……”、“我是初学者,读不懂不奇怪……”、“我是初学者,肯定说不好……” 这些想法是那么地自然,那么地合理,乃至于不知不觉之间,就被这种想法所牵制,结果就是:一辈子都是初学者。之前在第三章里提到很多人以为要 “循序渐进” 所以坚持听 VOA SE 节目的结果却是产生了依赖,心甘情愿地停留在 “只能听懂 VOA” 的境界。

别再把自己扮成 “初学者” 了,那不应该是你。 初中英语课本学完之后,你就已经是 “英语使用者” 了,你早就可以像母语使用者一样,边用边学,边学边用,用到享受还接着用……

遇到读不懂的怎么办?  ——查词典呗!

查了,可是没查到怎么办? ——换本词典再查呗!

查了好几个词典都没查到怎么办? ——Google呗!你把看不懂的那句英文前后加上引号输入Google的对话框,然后再补上一句中文“什么意思啊?”而后按回车键……如果你正在阅读的是流行的文本,那么相信我,一定早就有人在你之前没看懂过,而他们中的一些人肯定在网上问过,而这些问题往往早就被回答过……(Google能回答各种“奇怪”的问题,比如,“John”为什么被翻译成“约翰”?)

如果你不会使用 Google,那就在 Google 的对话框里输入 “如何使用 Google” 而后回车,看看搜索结果……

这不是什么需要 “拿出勇气” 才能做的事情,这只不过是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最近两三年里,国内的英语使用者的水平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比例上依然是少数,但已经有相当多数量的人改变了观念,走上了另外一条路。2010 年年底,我去深圳中学讲座,了解到很多高一高二的学生,一年读 50 本以上的英文书。这样的数量当然会令很多人跌破眼镜。可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正常人正常地使用语言的量级而已。想想吧,当年你读高中的时候,不也是一下午读完一本小说么?一年读 50 本书,只不过是一周一本的速度而已,实际上并不夸张。这样大量阅读的孩子,在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班的情况下,去考 TOEFL,随随便便就是 110 分以上,去考 SAT,2300 分以下基本上不太可能。这就是国内正在发生的事情。据我所知,现在国内很多著名中学孩子都是这样的,比如,南京外国语学校、长沙雅礼中学、东北育才中学、北京四种、太原五中 …… 而那些脑子早就被限制住了的家伙们呢?我所知道的国内绝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一年读英文书的数量不会超过 10 本。这就是差别,这就是观念差异造成的结果。

别再拿 “初学者”、“爱好者” 什么的骗自己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个洋节日——感恩节。早晨起来朋友圈的祝福语就不绝于耳。借着这个洋节日,我也发自肺腑地说几句,祝愿我的亲人和朋...
    LH来慧阅读 482评论 10 7
  • 毫无疑问,近几年都是“视频年”。而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YouTube,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多达78%的营销人员表示,...
    sjzreanod阅读 1,3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