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第20天,周末的时光总是如此惬意。没有工作的烦扰,人感觉略微的轻松一些。但是望着家里的娃,似乎还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起床、早饭、送到学校,一样都不能少。因为周末不上班,少了平时的各种赶。闲来无事,不如去享受一顿早饭吧。
自己认识一家小面馆,面馆其实很破旧,谈不上门面,用破旧的塑料袋在一个很老的小区的一楼露天搭了个棚子。如果不是小区里面的常住居民。可能都不会注意到这家面店的存在。下雨天棚子里面是会漏雨的,却也丝毫不影响顾客在里面吃早饭。老板娘很健谈,跟谁都很熟悉,总是热情的跟大家打着招呼,聊着家常。这里的葱油拌面是一绝,老板娘自己熬的葱油香味独特。用作拌面恰倒好处。是吸引我的地方,同时还很便宜,只要3.5元一碗。
待我刚刚坐下。忽然一个小丫头带个饭罐走了进来,说是要下一碗面带走。起初并没有在意。但老板娘说道“这孩子老懂事的,奶奶在家里生病了。过来给奶奶买早饭吃”。我这才注意到小姑娘,个字不高,估摸着可能还没有我们家孩子高。估计也就2-3年级的样子。身形略显消瘦,黝黄的皮肤却不失清秀。看上去朴实,纯真。
虽说我们家的现在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很懂事了。有时候自己看到了也很欣慰。但是在看到懂事的孩子时心里还是会有感触,会怜悯。看的出来,这个孩子的父母可能是外来务工人员,父母不在家,自己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角色。早些年,自己曾经去过汶川。在哪里也曾经亲眼见到过3-4年纪的小朋友帮家里洗衣服。背着背篓外出劳作。也是第一次见到,那里的小朋友是用洗衣粉来洗头洗澡的。这些在我们这边可能都无法想象,但在中西部却真实存在的。感叹我们这边的孩子确实生活的太过幸福。不过大部分在我们看来是生活困境中的小朋友却都能很早懂事,能掌握生活的技能。
最近这段时间的日记,聊想法、谈培养、做计划。但终究还是没有想通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能力到底是被逼出来的?还是被培养出来的?
这个或许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到底 “逼“跟”培养“那种方式更好?我在这里无法论断,但是”逼“可能更多的是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人容易在逆境中成长。而”培养”更多的是主观意愿,享受美好的同时,有选择性的改变,压力到是小了不少。或许两种方式都对,都能达到效果。可能前者取决于当事人自身,后者可能更看重培养者的方式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