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读后感——关于孔子的一些争议

在讲到孔子的时候,说了一个故事:孔子在任鲁国大司寇刚刚7天,便杀死了一个叫做少正卯,此人似乎和孔子抢过学生,孔子在杏坛讲学,结果学生作鸟兽散,据说是去听少正卯讲课去了,所以孔子怀恨在心,掌权之后杀掉了他,至于杀掉他的原因,五个词: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

暂且不论这件事的真实性(这个问题过于复杂,众说纷纭,真真假假),我只想针对孔子提到的五条原因说一说。首先,这五个词的翻译都不太一样,反对孔子的人是这么翻译的:“心达而险”(通晓古今之变,敢于革命);“行辟而坚”(违背周“礼”,坚持革新道路);“言伪而辩”(透彻讲述革新道理),“记丑而博”(深知奴隶制腐朽和不稳);“顺非而泽”(顺着非正统甚至违背道德之引导思想如同江河泛滥般散播四方)

这个翻译显然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那就看看支持孔子人的翻译:一曰,心达而险;即为人通达而用心险恶。二曰,行辟而坚;就是行为异常而意志坚强。三曰,言伪而辩;是观点不对却善于狡辩。四曰:记丑而博;是宣扬邪说却非常博学。五曰,顺非而泽;是顺从异端且扶助庇护。这个就显得比较公允了,如此,以此为靶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1, 为人通达而用心险恶。我并不认为为人通达是什么坏事,更不觉得不能这么做。至于用心险恶,我觉得有些诛心了,说用心险恶不如直接举例说他干了什么坏事,揣摩他人动机实在不是一个好事情。

第2, 行为异常,这个......实在是需要例证支持,退一步来讲,特立独行总不能是被杀头的原因吧,没有影响其他人就没理由被处死。至于意志坚强?是说怙恶不悛吗?这些论断实在是空中阁楼,没有事实作为依据,不妨看看另一种翻译:违背周礼,坚持革新道路,恩,耐人寻味。

第3, 观点不对?这显然是对三观的一种批驳,不得不说,很不喜欢别人说“观点不对”之类的话,观点没有对错之分,做法才分对错,你可以说观点有高下,可能用不同的标准,观点可以分出高下,但是观点不能分对错。观点是抽象的概念,它不像行为一样真实存在,即使一个人持有的观点具有侵害他人利益的属性,但这不代表这个人就会做坏事,也不代表他会传播这种思想,他完全可以闭口不谈,置身事外,保留自己的观点,难道不可以吗?至于后面的善于狡辩,还是坚持一贯的理性思维,以逻辑为依据,也是唯一依据,不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再去看辩论,狡辩不是颠倒黑白,而是不合逻辑。

第4, 宣扬邪说.....这个就像中世纪的基督教各个分支,他们互相认为对方是邪教,这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别人的学说,自然是异端邪说了。非常博学....不知道孔子要要表达什么意思。

第5, 顺从异端,实在不知道什么是异端,同上一条吧。扶助庇护也是无从谈起。

  总的来说,这五条需要大量的事例做支撑才能站得住脚,也有些说法我不太认同。姑且认为这样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65评论 1 16
  • 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只知道随心而为…… 天空是蔚蓝色的,如丝绸般的,我伸手先前摸去,仿佛指尖触碰到...
    盐味小狼阅读 161评论 0 0
  • 在没有纸张的年代,书是用竹简篆刻而成。古人以学富五车来比喻某人学识渊博,说一个人的读的书需要五辆车才能拉完。实际上...
    断刺飘雪阅读 456评论 0 0
  • 能拿著放大鏡顯微鏡去觀察的,一定是有價值的。人們不會拿著放大鏡去查看無用的東西! 對待人也是,能拿著放大鏡挑剔的,...
    粟莎阅读 342评论 0 0
  • 今天下午先去给昨天约好的顾客送了产品,刚好微信来一单,送完这一单,去到二姐家安装净化器,还蹭了晚饭。饭后去中心学习...
    张玉蓉zyr阅读 1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