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写文章,以前都是写技术文档,最近难得有这个心思,写写自己这几年对工作和生活看法。
谈谈当下中国年轻人焦虑的现状:其实我也是焦虑的一员
这个世界很"着急",成名要趁早,才可以年少有为不自卑!
看待事情需要追根溯源,从改革开放到5G的崛起,周边的变化,我们的附近慢慢消失了,对待人与人的联系慢慢减弱了,这也是发展的一部分,"去中心化",这个很有意思,人与人的连接倒像是一种弱连接,但是这种弱连接能够维持多久?我不清楚,但它是怎么维系和变化,就有点意思。
中国整个社会,很多人都在"悬浮"着。
那悬浮是什么呢,就是哲学意义上,不对当下做深刻的思考。一切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为了未来的某一个目标。你要努力去做,不做,未来的目标就达不到;但是未来是什么,能不能达到,完全不知道。一切现在做的都是为了超越现在。现在去做工,“工”是没有乐趣的,是为了明天更好;小孩被逼着学钢琴、画画,就为了后来加分、成名。在进行的事情本身没有意义,都是手段。但目的又完全是不确定的。
它的本质不是对未来的追求,而是对现在的否定。这个就是我说的,悬浮。把自己拔起来,悬在空中。
因为我们总说焦虑,总调侃被福报,总对未来忧心忡忡。我们习惯性抱怨社会竞争压力大,但是也就至此作罢。而「对现在的否定」这个洞察,点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目标及意义由内化转向外化带来的副作用 —— 我们都在别人设定的框架下狂奔, 为了达到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目标。
还有一段进一步来解释这种悬浮,是因为中国人有太强的「中心」情结,觉得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造成极大的焦虑。
究其原因,是权力和资源的过度集中。从社会上来看,越是从底层上来的人最后变成巨贪的可能性更大,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把自己定位是「边缘」,为了从边缘进入中心可以不择手段。边缘人进入中心的欲望特别强,当然能发挥主动性,也会造成扭曲。许多人进入中心后就会变质,因为他们没想清楚自己是谁,他们认为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进入中心,把生他养他的土地、和周边的人的关系都放弃了,变成没有原则的人。
如果有自己真实的小世界,哪怕是边缘,在比较强大的情况下,可以互相讨论之后,就不会去找各种理由的认可。不要怕边缘,或者知识不够,把自己的"面貌",就会很可爱。
对于工作来说:
作为一个打工人,工作这块我思考了很多,加上一些前辈的指导和自己的反思,才有了一些比深的体会。
任何东西都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所以要重视创造的物质性过程。物质性包含你在哪个空间,喝什么茶用什么纸写。布罗代尔说:看上去很大的一件事,比如全球性贸易,仔细看下来是由许多小环节构成的,一定要看整个物理性的过程。
这种过程,需要很多耐心,也需要耐得住寂寞。其实做产品做技术(也包括其他许多事情)没有什么捷径,没有几本书几堂课就能让能力突飞猛进,必须去一线调研,去挨个分析数据,做失败一个又一个产品,从中得到反思,然后慢慢的将这些经验累积起来。不是说宏观的分析不对,而是许多时候缺少丰富的细节和经验,只能止步于某个层次,再难深化执行,而变成了坐而论道。最终就变成了所谓的「沟通技巧」,成了嘴炮型选手
我们要有一种温柔而坚定地力量 —— 认命不认输
塑造我们社会和历史力量实在很强,远胜于任何个人、短时间的努力。仅仅不认命可能会造成大量的心理问题,比如抱怨贫富差距,抱怨性别差异,抱怨各种制度,继而颓废下去。但颓废其实就是把自己躺平了,不再进行努力。而「解决问题的终极办法,就是活着」
所以关键是要把自己所在的社会位置想透。在这个现实下如何去超脱自己的角色,和强大的社会和历史力量持续的较劲,不认输的较劲。
抽点时间,停下来,反思下我们今日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是自己的目标还是别人要求的?还有别的原因么?想清楚之后,再坚定的继续上路。
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
梦里花开牡丹亭,幻象成真歌舞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