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西太原,一交警扮盲人体验生活,带导盲犬上公交车,在导盲犬身上有明确标识的情况下,仍被司机以“不得携带宠物”为由拒绝乘车,并有乘客出生抱怨,说耽误别人时间,导盲犬被赶下车后十分委屈地哭了。
此话题引起热议,大多数网友持接纳导盲犬的观点。
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狗,是工作犬的一种。它们习惯于颈圈、导盲牵引带和其他配件的约束,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并在遇到障碍和危险时,对主人进行引导从而躲避。从习性上来说,导盲犬是非常温顺的犬种,几乎不会对人有任何攻击行为。
导盲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1819年一个叫海尔.约翰的人在维也纳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机构。当时这个项目并没有被世人广泛知晓,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德国士兵失去了视力,距离项目过去了近100年的时间时,人们才重新开始重视导盲犬并加以训练。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导盲犬协会,这些机构大多数是民间的非营利慈善机构,他们用慈善捐款作为经费,培育训练导盲犬并免费提供给有视力障碍人士。
一只导盲犬的训练,是幼犬出生后二个月便开始的,它们会被送到寄养家庭学习基础技能,并适应各种环境,特别是学会熟悉人的生活环境。直到一岁至一岁半左右,才会被接回到训练中心,由训练师接手导盲犬工作上的训练。在整个训练工程中,训练者还要从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和集中精力的技巧等方面判断狗狗是否可以接受正式培训,或者是否被淘汰。
通过选拔的狗狗还需要接受以下训练:第一是训练狗走直线,并在横过马路的边沿前停住;第二训练狗听懂并服从所有的指令术语;第三训练狗自如地完成所有导盲犬所需要的基本技术。
训练的最后,是由导盲犬和未来的主人一起参加训练,双方了解彼此的生活习惯以后,一个导盲犬的培训才全部完成。
目前全中国只有200只导盲犬,比大熊猫还稀少,却担任着给1700万盲人带来希望的重担。
每只导盲犬的培养成本在12万到15万元,成功训练出合格导盲犬的比率却不足30%。因导盲犬训练的专业性强、时间长、耗资巨,加之驯成后无偿捐献给盲人使用,无资金回收,就目前来说,想领到一只导盲犬,排队可能得到10年后。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看到导盲犬的工作和所作的贡献,我们应该更加热爱这些工作犬,而不是毫无法律观念的一味驱逐。然而当下,不只是导盲犬出行经常受阻,我想大家也发现了,盲道也经常处于被占的状态。
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所述,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据《山西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第四十一条所述,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优先购票、优先搭乘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携带辅助器具和导盲犬。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免费进入收费公共厕所。
如此看,我们有相关保障条例吗?有。
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吗?我想不是的,起码普及率远远不够。
所以,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要拿出办法令其有效落实,让全社会对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导盲犬自由出行等问题形成自觉的共识,法律文本中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导盲犬一旦被戴上特制的鞍具,就处于工作状态了,他们会集中精力地为主人服务,一旦卸下鞍具,他们就和普通的毛孩子没什么两样,他们也需要玩耍,爱抚,也会对主人撒娇。
我相信大多数网友对导盲犬是尊重并喜爱的。但即使最好的狗也会被食物所诱惑,被别的食物吸引注意力,所以请大家牢牢记住这四个原则:不喂食,不抚摸,不呼唤,不拒绝。
对于生活艰难的视障人士和默默奉献的导盲犬,社会理应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