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天的宝宝
晚上给宝宝们讲绘本,《妈妈的红沙发》,关了电视,靠在沙发上,俩宝一左一右靠在我身旁,每读一页,我先会让宝宝们找出故事中的人或物;然后再问物体有什么作用。看到绘本中与宝宝们有关的一些情景、动作,我会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或不能这么做。
出乎意料,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尤其是大宝,比如讲到“我想坐在卡车后面的新沙发回家而被妈妈阻止”这一页,我问他们为什么会不让他坐呢?俩宝马上激烈的讨论起来:
会掉下来受伤!
应该坐在前面用安全带绑好!
会掉到外太宝去,被外星人给抓起来,外星人有好人有坏人,坏人会吃掉他,就像恐龙吃东西一样!
小宝也歪着脑袋在想着哥哥说的情景,他想到了其他的情景也会大声说出来。
无论他们讲的怎么离奇,我都是先点赞,再告诉他们我们应该怎么样做。讲完这本书估计有半个小时,这是第二次讲这本书了,我发现只要我把书中内容引导一下,就能让他们冒出太多的想法,最后我再总结,引导教育。
结合书中延伸出来的内容和宝宝在生活中的陋习,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失误,这种效果比我强硬的纠正要好得多,让宝宝印象深刻,找到了新的育儿方法!为宝宝的想象力点赞!为自己开始学会引导点赞!
二、学习的我
老大说过目标细分控制心态,在育儿方面的目标细分,也是一样。
宝宝们的一些生活陋习,他们自己是不知道的,需要我们大人的发现和引导,细分为:
1、父母先要让宝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事实证明,家长强行灌输的效果太差,最好是引导宝宝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
2、霞姐让我们给宝宝读绘本,其实就是让我们用三大在教育孩子(绘本=故事,卖产品=卖故事);
3、绘本构图简单,文字少,孩子爱看=降低难度=登门槛,家长在讲绘本过程中,用故事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模糊销售主张,给宝宝讲故事促进了亲子关系+开发了宝宝智力+认识自身错误,一举三得,好处太多;
今天学到了,先不要想一下就能把宝宝的陋习改过来,定位好父母的角色(孩子的玩伴),坚持原则不动摇+模糊管教主张,心态放平,老大说成为亲人就什么都好谈,这敬天爱人也是教育孩子之道啊,敬天=尊重孩子的天性吧。
目前小宝的吃饭问题是当前主要问题,昨天的进步表让他来了新鲜感,又有一点进步。但这小子吃饭慢这问题长时间被我们遣责,父母的强势估计让他也很烦恼。我决定也放一放,从绘本上找突破口,让他自己引导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