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马拉松21人遇难,夏天“冻死人”,为何至此

在甘肃省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赛程中,发生了一场令人震惊的事故:国内顶尖的越野选手在山上突遇极端天气,气温骤降,局部地区出现冰雹、冻雨、大风,导致21名运动员遇难!

追溯原因,选手们竟然是被活活冻死的!在城市中一走出空调房就汗流浃背的人们难以想象,夏天怎么还会冻死人呢?

失温症的发生

事实上,人们在夏天冻死并不奇怪,因为人类维持体温的能力没有预期的那么强。与其他恒温哺乳动物和鸟类相比,人类实际上更像变温动物:他们的皮肤是裸露的,全身既没有厚重的皮毛也没有羽毛。为了保持恒定的温度,人类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必须在身体表面建立有效的隔热层,身体必须持续产生热量。

穿衣服可以让更多的热量在身体表面停留更长的时间,但如果没有持续的能量补充,这些热量不会持续很久。我们所吃的每克脂肪的完全消化能产生9.3千卡热量,每克糖4.1千卡热量,每克蛋白质约4千卡能量。这些热量中有30%~50%用于维持体温,并以热能的形式不断地流失到身体中。这意味着人类必须经常进食和饮水,以确保体温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保持体温非常困难,但“失去体温”非常容易。只要环境温度低于他们的体温,热量就无法保持,越野赛选手就会被冻死。根据幸存者的记忆,“在海拔1000米的山上,七八股风和雨点像子弹一样打在脸上。人们站不住,眼睛睁不开。他们把失去知觉的手指放在嘴里很长时间,他们感觉不到。他们感觉自己的舌头很冷。”这时,运动员患有危险性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是指身体产生热量和保暖能力长期低于散热能力,导致体温持续下降的现象。山上的运动员正处于这种两难境地。山上的温度很低,许多人仍然穿着夏装。为了穿着轻便和简单,他们几乎不携带沉重的衣服和食物。崎岖的山路人烟稀少,外部救济和物资不能等待很长时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体温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处于低温状态的运动员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回到山脚下,因为即使处于亚低温状态,也就是当体温下降到33℃~35℃时,他们也会出现四肢冰冷、严重颤抖等症状,严重疲劳、语言不清、失去理智等。同时,肌肉不受意识控制,人们基本上失去了运动能力。在更严重的低温状态下,当体温下降到32℃以下时,人就像一个“活死人”,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没有肌肉痉挛,脉搏和呼吸几乎消失,体表冰冷,失去意识等。如果是严重低温,即,患者的核心体温降至28℃以下,血压、心率和心输出量持续下降,最终导致心肺衰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外部治疗才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错误的治疗会加速死亡

体温过低的症状似乎非常严重,但事实上,即使在“活死人”的状态下,正确及时的治疗也能挽救人们的生命。在这场越野比赛中,一群幸存者,如运动员张晓涛,接受了牧羊人的治疗。牧羊人把张晓涛抱到山洞里,脱下湿衣服,用被子把他裹了一圈又一圈,还生火给他取暖。后来,其他运动员被聚在一起保暖。体温逐渐恢复后,他们一起下山,得救了。Shepherd’s behavior是治疗体温过低患者的最佳模式,常用的急救方法,包括心肺按压、揉搓手脚、喂热水,将成为“生命提醒”“活死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状态。心跳和呼吸减慢,以最低的能量维持基本的生理活动;身体将温血集中到核心器官,以确保内脏器官的存活;四肢和体表的血液循环基本上是封闭的,形成了一层“保温层”来保留余热。在这个时候,如果你盲目地按压心脏和肺,揉搓你的手和脚,就会适得其反。破坏“绝缘层”将继续流动冷血,降低血压,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冷血流回心脏,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病和心脏骤停。

喂热水也有很大的风险。热水带来的温度是杯水车薪,但副作用很大。热水会剧烈扩张血管,导致低血压,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并可能导致复温性休克。患者只有在意识恢复后才能补充含糖温水。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悲剧,错误的治疗导致了体温过低患者的死亡。为了治疗失去知觉的队友,登山队员们不断地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并摩擦她的手掌和脚掌。结果,患者最终直接流鼻血并呕吐,最终未能醒来。

如何预防和正确判断

当然,外部治疗是保护生命的最后手段。如果你想避免在炎热的天气里“冻死”,首先要做的是防止体温过低。上山远足时,应提高风险意识,提前查看路线上的天气,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时,应尽快找到避难所或搭建帐篷,待天气稳定后继续离开;调整你的配速,减少出汗。汗水的蒸发会带走更多的热量;穿上防风透气的防风衣。防风衣是由有许多微孔的布制成的。每个微孔的直径比一滴雨水的直径小得多。雨水不能穿透服装材料,在雨雪环境中能保暖;携带足够的食物,随时食用高热量的碳水化合物;最好与他人同行,并提前告知亲友行程和路线信息;等等。

如果你由于各种原因进入低温状态,尽快判断你的不适症状,在失去知觉前及时停止体温下降,也可以提高存活率。人们可以通过是否能独立控制震动来判断自己是否失去体温。如果他们能控制肌肉停止颤抖,他们可以判断这是轻微的体温下降;如果你无法在自己的控制下停止颤抖,那就意味着中度体温下降。

另外,只要是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了行为和言语异常,比如像喝醉酒一样无法走直线、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也存在困难等,就应怀疑自己或队友已经存在失温症,如果已经失去自我行动能力,意味着已经进入了中度至重度失温状态。此时,寻找挡风遮蔽物,做好保温工作,同时发出求救信号就是最后的自救方法。

人类并不是万能的,人类在大自然中十分渺小,无论何时,都要对自己的能力保持清醒的认知,敬畏自然,珍爱生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