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直播》,2013年上映的老片,直到近期才抽空分多次看完。幸得杨荟妹妹的墙裂推荐,在此首先致谢。既然是2013年的影片,又那么有名气,我相信看过的人必是不少。但还是按照老习惯,简单说说情节。
剧情简介
尹英华是韩国SNC广播电视台的过气新闻主持人,影片开头时光芒褪去的他正在主持一档谈话类广播节目(后来影片里也暗示他是从王牌新闻直播岗位上被下放到广播节目的),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直播中他接到了一个自称朴鲁圭的建筑工人的电话,由于对方表达激烈言论偏激,他迅速找借口挂断了电话。结果朴鲁圭不依不挠,不仅干扰直播。还扬言将要爆破汉江麻浦大桥。
尹英华当然不信咯,你不就叫嚣一下么。结果呢?就在电视台大楼前,麻浦大桥准时爆破,大桥被从中间一剖三段。尹英华这时候是震惊的,但是作为一个“新闻人”,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压制报警,迅速申请广播变电视直播,变魔法一样的把自己从一个邋遢的幕后大叔变成了干练主持。
接下来的剧情里,尹英华慢慢从自以为的事件解决者变成被胁迫者;慢慢从掌控一切的心理干预者成为朴鲁圭威胁政府、乃至总统的发声工具。朴鲁圭当着电视直播处决了韩国总警察长,对大桥进行了二次引爆,要求韩国总统亲自出面对多年前不了了之的一件工人意外身亡事件给予赔礼道歉。
政府会妥协么?如果暴力不断升级,我相信是会的,毕竟面子问题政府是很看重的。可是影片的最后,大桥被爆破的中段突然坍塌,等于是绑架失败撕票了,于是警察快速介入,朴鲁圭引爆藏身地大楼(电视台大楼对面正在施工的大楼),在跳了一段情感反复的“恰恰”之后,恐怖分子朴鲁圭被当场击毙。而在直播过程中被曝光出贪腐丑闻和其它违法问题的主持人尹英华,也“畏罪自杀”,引爆了最后的炸弹和警察同归于尽。
没看过的朋友一定会糊涂,你到底在说什么呀,怎么剧情转换这么快?看过的朋友也许会骂我,这部电影那么深刻,被你说的好像《拆弹专家》一样。好吧,那接下来我来做些解剖工作。
四个转变
朴鲁圭的转变
出镜的朴鲁圭并非真实的朴鲁圭,而是他的儿子。真正的朴鲁圭,则是多年前麻浦大桥施工中意外死亡的工人之一。为了叙事方便我们暂且称他“朴儿子”。朴儿子的目的很简单,钱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就是要替父亲伸冤,要政府道歉,要一个迟到了的名分。他应该试过了许多正当渠道的方法,但估计韩国也有一套“信访”管理机制成功对他的表达和诉求进行了拦截。于是他用自己的能力(情报分析、侦察与反侦察、精确爆破、心理战)向政府发起了攻击。而之所以选择尹英华,是因为父亲生前最相信的电视节目就是尹英华的新闻。朴儿子的发难是影片情节不断发展的策动,尽管他只在最后时刻露面。这个朴儿子,在电视台狂打感情牌,渲染轿车坠桥,父亲保全两个孩子自己却遇难的苦情戏时非常镇静,仿佛一个冷血杀人狂。但在大桥坍塌,幸存者们遇难后却彻底抓狂,完全乱了分寸。最终的结果,一个冷血杀手在临死前的时刻居然恢复了人性,放弃了杀戮。当然,他的计划也肯定失败了。
尹英华的转变
尹英华是个什么人物,一个有主持才能的俗人,其它俗人所热衷的一切他都热衷,包括权力、地位、金钱。为了抢新闻,他连自己妻子的题目都抢;为了抢新闻,他明知爆炸线索依然摁住不报警;为了抢新闻,他把与恐怖分子朴儿子的对谈作为自己博出位往上爬的筹码。他目睹大桥上两个孩子的父亲坠桥身亡;目睹自己的妻子一并成为恐怖袭击的受害者;目睹韩国最高警察局长在自己的身边被瞬间爆头;目睹最后大桥彻底坠落受困者最终全部牺牲。可这只是他的眼睛看到的,他的内心还感到了被抛弃。他一步步从事件的掌控者变为被胁迫者;他被自己的同事曝光不报案细节;被顶头上司出卖受贿线索;被整个韩国政府抛弃作为事件的替罪羊。到了最后,他想要挽救的一切统统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连自己的生死也都被出卖。在看到自己的妻子抢救无效后,他按下了从朴儿子手中接过的引爆器。他是俗人,是一个被裹挟者,他有罪但罪不该死,他在最后时刻的心念一转实现了灵魂升华,也完成了对濒死自我的终极救赎。
剧情的转变
刚开始,这是一部轻松的娱乐局的感觉,主持人头发蓬松,穿着居家的宽松毛衣,恨不得穿着拖鞋在做播音。朴儿子打进电话被挂掉,然后威胁要炸桥的时候,你知道恐怖直播的片名开始走上正轨了,也知道大桥一定会被炸掉。之后尹英华压制报警筹备电视直播时,你知道这是一部社会反讽剧。随着直播室被监控,无线耳机被内置炸弹,新闻女主持被小炸弹炸伤,警察局长被炸弹爆头,随着尹英华把各种线索一个个记录到备忘录上,这又成了悬疑推理剧。随着桥上那位父亲随车坠河,大桥最终坍塌,抓捕朴儿子时在建大楼被引爆,又成了灾难剧。直至最终,朴儿子心回意转,尹英华弃恶从善,整个周遭却把他们当作异己,格杀而后快,你才发现这其实是一部揉杂了政治黑暗、社会麻木、人性狡诈,以极端手法表现出来的悲剧。
人性的转变
人性是个谜局,诸多人性的混杂、转变则是一团迷雾。这部剧中,很难说清谁好谁坏。朴鲁圭之子是个跳动的弹珠,他把周遭的一切砸碎,砸不碎的也搅动的一团乱麻。他父亲的遇难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被社会模式的微不足道的因素,他以极端方式以暴制暴,像极了《我不是潘金莲》中那个不顾一切上访,见人杀人、遇佛杀佛的李雪莲。但是也是这个看起来残暴的朴儿子,他的第一次引爆选择了相对安全的时刻所以造成了威慑却没有带来巨大伤亡;他在大桥坍塌后感到了愧疚,也从此不再硬气,他从一个纯粹的恶人最终变成了一个值得被同情和理解的恶人。尹英华的人性也是如此,从一个只知道抢热点要利益的自私之人,在一轮轮交锋和被裹挟之后逐渐变得勇敢仗义,由看热闹的旁观者变为主持正义的中间人。影片中其它的人呢?被抢了饭碗怀恨在心私下举报的制作人,为了提高收视率草菅人命利益至上的台长,看起来正义凌然实则粗蛮高傲的警察局长,从头至尾没有露面但盼着恐怖分子杀害人质以制造正面舆论的韩国总统。以上这些几乎没有一个好人,且职务越高越没有人性,越是看起来道貌岸然越是丑陋至极。
朴儿子怎样才能成功?
朴儿子为什么没成功前面已经说的很到位了,接下来说说要怎样才能成功?
更换攻击对象
一旦选择了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作为攻击对象,哪怕并没有真的下狠手他也就输了一大截了。其实他是想通过爆破大桥引出后面的事态,但要知道当年我们打土豪分田地,是发动大众对小部分人实施专政。这个朴儿子可好,攻击老百姓来胁迫总统道歉,这不是傻么。如果总统不道歉采取武力强攻把他弄死了,哪怕死了几个老百姓,账可以算他头上,国家不向恐怖分子低头是有正义性的;如果总统道歉了,总统是为了救老百姓,这一定能感动天感动地,而且现任总统对几十年前发生的事道歉,错不在他,他为了黎民百姓低头那更是深得民心啊。既然朴儿子可以厉害到实施那么精准的定向爆破,既然他能够掌握各种狼狈为奸的证据,既然他可以监控演播室把警察局长爆头,何不一开始就把贪官污吏作为攻击对象呢?搞死贪官再公布罪证,老百姓一定是拥护他支持他的呀。所以,永远不要与人民群众为敌,哪怕吓唬也不行。
调整目标预期
什么案件最惊悚,连环案!朴儿子搞了那么大动静,大大小小炸弹装了一大堆,却把最后压轴的炸弹弄成了自杀弹,死了也白死,除了拉上一群也很可怜的警察做垫背并没有真正威胁到想要威胁的人。这就是目标预期设计有问题。他一开始的路数就是胁迫道歉,不行就死。这是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这么有技术水平的孩子最后达成这样的目标实在可惜。其实他应该多造多埋小炸弹,第一轮炸倒几棵树,第二轮炸毁几栋房子......然后逐步升级,从不杀人到杀坏人,从小破坏到大破坏,炸到你妥协为止,炸到你道歉位置。这也告诉我们,抱着必死信念做事是没问题的,但一定要树立远大目标,设计合理节奏。不能动不动就寻死觅活,动不动就画个圈把自己困住。
不能心太软
做大事是要付出代价的,既然一开始就相信政府不会轻易妥协,既然那么多年伸冤都没有成功,既然花了那么多心思搞了那么大动静,就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如果要表示怜悯获取同情,就应该第一时间允许营救受困人质。结果啰里八嗦的等着这边布局、酝酿,反反复复,一开始表现的铁石心肠后面又开始犹豫不决。尽管不知道直升机究竟救起了多少人,但一定是牺牲了许多无辜的人。坏事也做了,既然已经万劫不复了,那就接着威胁呀!关键时刻不吭声,不把预备爆炸作为筹码进一步威胁,所以还是太小太幼稚,功课做到位了,心态却没有调整到位。
最后想说,韩国不说别的,但电影是真的敢拍,从这部很早以前的《实尾岛》到《恐怖直播》,再到《熔炉》,电影风格不同,可是讽刺与揭露的本质却完全一样。仅凭这点,也该给韩国电影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