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7点钟我被领导的电话吵醒,赶忙起床洗漱,开始忙领导交待的工作,一直到近9点钟工作还没完成,本想请假缺席今天的活动,但因为和张娟约好了接她搭我的车,以及活动上还有几个我邀请来的朋友,只能硬着头皮把工作放下,早饭也没来得及吃就赶紧出门了。好在张娟很贴心地为我准备了包子和豆浆,帮我解决了早餐问题,真是一个既糟心又暖心的早晨(后来因为导航原因迟到了几分钟,不赘述)。
生活被工作侵占导致没有完整的双休日,这几乎是我的日常状态,抱怨不能改变现状,我除了接纳别无他法。带着工作还留有尾巴的惴惴不安,我心情忐忑地参与到今天的活动中。在冥想放松的环节中,我久久无法放松,因为手机不停地震动在提示有领导或者同事在找我了,这是今晨工作留有尾巴的“后遗症”。我紧闭眼睛努力不受干扰,在冥想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终于有了一丝丝的放松。
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活出自我,活出美好”,活动通过心理剧的表演和“人格面具”的心理技术带领我们认识人格的三个层面“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潜意识层面的“我”,是不受约束的受原始欲望支配的“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是掌控人行为和心理的管理者,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而“超我”是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支持者,是“完美的我”,也是强迫症和完美主义的来源。当“超我”和“本我”起冲突时,“自我”负责起调节作用,协调矛盾,寻找平衡。可是“自我”总是容易在“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中纠结拧巴,无法达到平衡。这大概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容易产生焦虑的原因。
在“人格面具”的环节中,我们都很大方的展示了外在的自我,而在偷看“秘密自我”的互动中,我们从防御到卸下防御到大方展示的过程很有意思,大概是因为占老师带头展示使我们也本着“你坦诚我也坦诚”的想法卸下了防御,也可能是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接纳自己,摘下面具做一个真实的自我的重要性。这既是对我们能否正确认知自己的考验,也是对我们能否面对真实的自己的勇气的考验。
我经常会陷入到做一个真实的我还是做一个理想的我的思考中,这种思考会让我感觉很疲倦,做真实的我依从本心会让我为懒惰和自私找到借口,而理想的我的完美主义会导致不堪重负(比如我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执着),今天占老师提出的自我认知的统一性给我提供了另一个思考的方向,生命的本真与外界通达的状态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得通透”的状态吧?如何“通透”呢?我还要继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