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遇到对的人,是怎样一种体验?
职场小白的你紧急需要用钱,有人肯借给你,而且还不是你真正的同事,是什么体验?
2007年,20出头的我在上海的一家工厂做暑期工,遇到一位山东的老大哥,我们都习惯称呼他“博士”,因为他精通机械,没有搞不定的故障。
因为不是隶属于同一个公司,也没有多少业务上的交叉,所以交往并不多,只是下班之余,大家会在一起聊聊天,偶尔相约出去吃个快餐。他经常和我的主管讨论机器、模具;和我的师傅讨论广东的茶道,我都听不懂,也不关心。
就是这样一位接触不多的同事,却在最关键时候给了我最意外的温暖,也让我记到现在。
快开学了,我的学费还差2000块,身边都是一帮穷朋友,帮不上忙,我又不想给母亲增加负担,于是便一直自己死扛。最后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博士。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年纪小,对这样一个半生不熟的人,我是怎么能开得了口的?
那个时候他人在山东,我电话犹豫着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心中忐忑别钱没有借到朋友也做不成了。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半天之后,2000块钱已稳稳到我账户里,他还电话告知我并为出差在外不能帮我更多而抱歉。
那一刻,面对电话那头的他,我只知道一个劲地说着谢谢。
因为他的帮助,那年我自己搞定了大学一学年的学费。
这2000块钱直到我上班之后才还给了他,他也不催我,总说你有钱就还,没有钱就算了。刚出校门,浮躁不安,总是觉得同学的工作比我好,所以总走马灯一样换工作,他都会安慰我说刚出校门都是这样,过个两三年就好了。
其实,我只记得他借钱给我了,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我去铭记。
他把公司发的月饼一股脑塞给我,因为我要走亲戚;
他说要请我吃吨饭,便在我回校的当晚跑到火车站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他时常告诉我要控制着自己的脾气,不要太张扬,免得得罪人。
只不过,那时我是没有完全听进去的,任性的我不管不顾地与领导闹别扭,只因他每天邀功却不干活,下班跑得别谁都快。
毕业之后,我换到另外一个城市,博士出差路过,我说他请他吃饭,席间他借故去买了单,怕我尴尬就说我刚毕业没钱,等有钱了再请他吃更好的。
这一别,却是至今也没有见过,不过通过网络,我知道他已经回到了老家,承欢父母膝下,去年又添了个女儿。
真为他高兴,善良之人就该有福报!
2007年的暑假,我第一次独自在上海觅食,体会到初入职场的不易。我交到好朋友、结识到好同事,也遭到小人暗算,被领导间的争斗连累迟迟不能转正……但这一段时间,我收获巨大。
而博士带给我这个职场小白的温暖和鼓励,却最暖心。
现在,我早已是混迹职场8年的老兵,也要带新人也要面试新人,但我总是尽量充满善意客气地对待他们,因为我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博士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