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人工重力之前,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重力和失重。
重力
重力是经典力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是,国内外各种课本及参考书对重力概念的定义却不尽一致,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
1.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地球对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引力称重力。
3.质点以线悬挂并相对于地球静止时,质点所受重力的方向沿悬线且竖直向下,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质点对悬线的拉力。
4.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不能产生加速度的那个分力,能产生加速度的作用效果全部分给另一个分力,即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
5.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尽管表述不同,但这五个定义都承认了三个假设:
1.把物体看作是只有质量而没有体积或形状的质点;
2.只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这个范围;
3.只考虑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作用。
实际上,这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时的一个普遍作法,将复杂的问题辅以限定条件,从而建立理想模型,更有助于描述和解释问题的本质。
失重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对于我们处于地球表面上的人来说,万有引力主要分解成了垂直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和指向地轴、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这也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位于赤道处的人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最大,相应的重力也就最小,所以同一个人,在赤道处和两极处分别测量体重,前者要比后者略轻一些。
根据上一篇我们知道(【流浪地球小科普】(三)宇宙速度),航天器脱离地球表面,围绕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的环绕速度为7.9km/s。
在这个时候,万有引力几乎全部用来提供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以看作重力为0,这个状态就被称作失重状态。
当然,这个失重状态并不是完全失重,更应该叫做微重力状态。
因为在实际的航天飞行中,航天器除受引力作用外,不时还会受到一些非引力的外力作用。例如,在地球附近有残余大气的阻力,太阳光的压力,进入有大气的行星时也有大气对它的作用力。
完全失重状态只是理想状态,微重力才是实际情况。
我们再深入一点,把这个道理推广到整个太阳系,把地球当比作环绕太阳飞行的飞船,我们也是处于相对太阳的“失重”状态,因为地球万物没有受到太阳“重力”的影响。
人工重力
尽管在太空中失重给人一种“飘飘若仙”的感觉,但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失重状态会给人的健康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骨密度下降,肌肉流失和视力下降,甚至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宇航员很难保持平衡,睡眠被剥夺,心脏血管的运转趋于缓慢,出现肠胃气胀。此外,他们还会出现一系列太空病症状,例如眩晕、沮丧和乏力。
在长期的载人太空活动中,为了能够保证宇航员的身体健康,科学家们采用人工重力的方法,通过航天器整体或局部的旋转,使得航天器的乘员感受到离心力,从而模拟地球重力效果。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者”号空间站不停地在旋转,旋转的轨道舱将产生向外的一个离心力,这样就像是你用一个绳子拽着石头开始旋转,而石头一直有向外飞的力,这个力就是离心力。而在环状轨道舱中的人就会被这个力“压在”空间站环状居住舱的筒壁上,这样的力其实和引力相差无几。
不过这当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区别——离心力不会提供非常高的重力,你会感觉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而从另一个角度讲,离心力虽然能产生重力,但是空间站自身依然在旋转,所以如果你抛起一个物体,它不会落到原地,而是向前或向后移动一段距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人工重力技术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尚未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而且目前的国际空间站不会采用旋转方法创造人工重力,因为国际空间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失重状态下的一些科学试验,必须要处于失重环境。
所以,当航天员执行太空任务时,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健康来换取科学成果,他们这种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
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次我们来聊聊重核聚变。
往期文章:
本人是官方授权简书会员推广专员,点击会员专属通道购买简书会员,您将额外获赠:月度会员5个简书贝、季度会员15个简书贝、年度会员50个简书贝、尊享会员1000个简书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