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将我一天天变老,你介于浩渺的存在与虚无之间。滚滚红尘,我孤注一掷地迷恋。而你?仅供养我以欲望之诱饵,垂钓朝阳和落日。直至,蓦然回首的一天,发现许多致命的事物已成往昔,青丝转白。与一面镜子对视,我们各自把心事藏匿,但血肉相连。对视,是整张宣纸,以姿势定格,不前不后,不上不下,不左不右。
二
人世苍茫如镜。你就那样让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去,流露真实的模样,照出追逐的晨曦与不舍的月色,为一种信念而活。点滴的怅惘,琐碎的欢喜,让现实面对尘世起起落落的缺憾。驮着理想,你在我的目光注入流水,让我们对视的分秒深陷逻辑。不愿看见白日的冷漠,也不去幻想那些让时光逆转的虚实。
三
对视的时间,我祈求健康平安。不让太多的奢望占据心灵的纯净,渴望天籁之音,风雅之趣。向往心中的大海,坚持对你表达,憧憬。拒绝纠结生命中那些曾经的沧桑。你让我感叹,将不可靠的执念拒绝于时光如水之外。因为忙碌,我们错过许多美好。因为落日,我们有了小小的遗憾。因为影子,有了清醒的认知和孤独。你让我以彻底感悟,涉及衰老,触碰体香,这是隐忍和磨练地书写。举手投足,排除内心的沉郁,让时间与时间,距离与距离,告慰风干的过程。
四
与一面镜子对视,我地思考在不同层面成熟。有了觉悟之后,更觉那就是一个窄窄的舞台。将悲欢离合抛出,弥合生死缝隙,留一颗多汁的心。一面镜子,一面人生。
内外分明,还原生活的本质,消逝的不可再来,难过,悠长,皆是变幻不定的轨迹。穿过此岸的镜子,要抵达的,是彼岸的镜子。或,那来自于镜子后面、更多喧哗的人间。
五
以掌心的温暖剖析,我在你的世界把淡定的血液输送给生活,爱如果不够,就让我在一面镜子里忘情,哭也好,笑也罢,我们成为两个永不分离的物体。力求将一些隔音切断,保持沉默,慎重进行一次光与光地对比,追逐。清晰或糊涂,清空自己,成全自己,让自己只对灵魂的镜子提供,骨头与骨血。
六
镜子的后面如有遗憾,那就是爱得太深刻。
走近,如同走进朝阳,走进那湛蓝底色的天空。尽管,我们已经像两个孤立的物体,让彼此地眺望成为空山,让思乡的愁容暴露无遗。但里面那一个真实的自己,不容置疑。只有失去的光阴被磨亮,磨透。才明白珍惜,才知道感叹。将所有绵延着深刻的东西拥有,解读,传递。我还是希望,我们就像镜子里那个像极我们的真实的自己。做人,做事。
第一次离开家,在南下的火车上
一
那时我已长大,天性固执。任打工的潮流推上南下的火车,迈向暮色堆积的远方。心事如歌。在离家越来越远的火车上,骨头里迸发的信念淌过千山万水。与家的距离,也不再是嘴角上的距离。看着窗外,叩问苍穹,他乡我乡,是不是两个不能并立的词?回答是肯定的。神秘未知的远方,早已成为眸中的风景。那一刻,有小小的激动,也有不安的惶恐。一晃而过的晨曦与夕阳里,我的联想不由自主涉及陌生,打工,自由,孤独等一些毫无头绪的词。
二
从贵州高原到江苏平原,我体会别人体会不到的心情。这是清风和烟岚,寂静和鸟鸣上演的一幅话剧。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切像是天经地义。当我触及那些需要泥沙才能填平的遗憾,想象沟壑的温暖,想家乡袅袅炊烟,想奔跑的火车……理想和现实,放牧一条弯弯曲曲的轨迹。
信念无需更改,勇往直前。生活需要不是平静的平静,不是追逐的追逐。揣测心灵的故乡,亲情与乡情,让坚持的信念与一种隐秘的疼痛汇集。一路的山林和草木,贯穿无言的期望。而那些依山傍水的想念,则在夜光下的月台,如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背影。一幕幕,裸露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
三
青春的梦想里,我想起白雪飘飘的村庄……祈愿春去秋来,让岁月改变我的离开,我愿意接受上苍一切的赐予和一切的安排。眼睛抵达之处,看成是母亲喂养的山水,绕过山梁……在我将要到达别人城市的时候,捧出千丝万缕地向往。向往,是家乡之外的世界。为第一次离开的心情,贴进故乡的泥土之后,钟情于久违地重逢。甚至,我在心里许下回家的归期。实际上,这一切一切,不过是沉默的弦外之音。在火车越走越远的苍茫里,那是大山的女儿对故土无尽的不舍。这是时代的心声,也是时代所不能涉及的,更是故土挽留不了的。
四
时间在美丽与忧伤之间萦绕,撞击。憧憬处,便有了真实,自然,快乐和浅浅地笑。白天的太阳照在车窗上,我用我的语言和手势尽情表达,比画。那些隐匿的画面,晃荡坐满乘客的车箱,让我的呼吸里有不通畅的感觉。此刻,空间里已经完全听不到家的声音。陌生再一次将我带到四周的人群,我只有抱紧内心的远离,或漂泊。缱绻满腹的心语,突然觉得,就算是天涯海角,也要让它有所归宿。不一定是衣锦还乡,但至少,记录生活的不易,青春的远行与苦涩。
或,敲响时光的木鱼,袅袅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