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以前的同事在一起吃了个饭。唐老师,阿文,阿威,我,以前我们四个人是一个公司的,现在各奔东西,回头想想感慨特别多。
那时候感觉挺快乐,由于对象都不在身边,我们四个男人下了班,会在一起吃饭,喝一两小酒,大家从来不劝酒。一瓶白酒四个人喝,有时候喝一星期才喝完。
有时候会一起打游戏,虽然我们在一起很少赢。但是都特别开心。刚刚毕业,还保留着大学时期生活方式。
那时候我们也是忧愁的,我们似乎觉得这样下去不太好,毕竟我们也会为人父,为人母。公司效益不太好,待遇比较差。我们总在一起讨论,应该怎么成功。公司似乎让我们看不到未来。
我们公司经营的比较多,说出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纺织,服装加工,棉花种植,房地产,6个服装品牌的销售,电厂,家纺。说实话哪样都不是很优秀,都是马马虎虎。
我那时候总感觉,公司乱来。很多的行业根本不相关。一个公司涉及这么多,怎么可能会做好。我们四个在纺织部门,就整个公司最不挣钱的部门,甚至是赔钱。
而我们对面也有一个公司,和我们公司形成显明的对比。这个公司专注于重型机械制造,是国家级重型机械公司,当时铲车生产销售在全国数一数二。他们的工资待遇比我们整体高处三分之一。
不要小看这三分一,在我们这样的四线小城市,机会有限,能够拿到这样的工资,都会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优越感,也会成为找对象的资本。
我每次路过这个公司,都会用羡慕眼神多看两眼。自己也会觉得,比这个公司的人低一等。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第一个选着离开。阿威第二个离开,阿文第三个离开,唐老师一直都没有离开。
我离开这个公司已经有两年了。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又聚在了一起。感慨特别多,因为大家变化太大了。
我去了济南,工资翻了两倍多。当然济南的消费比较高,工作相对稳定,更重要是这份工作更有满足感。
阿威,去技校当了一名老师。工资也翻了一倍。工作比较悠闲,他自己说很有成就感。
阿文去了建筑审计公司,工资也翻一倍。
唐老师是唯一没有离开的,我们叫他唐老师,并不是真的是我们老师。而是唐老师平时办事成熟,形象稳重。
唐老师真的是风生水起,干起了营销经理。工资不用说,是我们这些人最高的。其实唐老师能干到这样的职位,我们不是太惊讶。因为我们相信他的能力。
值得惊讶的是,我们对面的公司马上要破产了。由于现在建筑行业遭遇寒流,重型机械销售非常差,加上以前大手大脚管了,管理不到位。里面的工作人员,大概一个月只上五天的班,工资少的可怜,只有一千快钱。
而我们公司在经济这么不好的情况下,风雨摇摆,最终生存了下来。还集体涨了工资,盖了员工福利房。
听唐老师说,公司这样的经营方式,是一个特例。这样的经营布局,可能不会做到最好在某个行业里。但是当行业轮换时,公司总是能分一杯羹,同时也分担了风险。
我突然觉得,公司好有战略的眼光。我想作为我们个人是不是可以分散投资,比如,买店铺,写作,上班,和朋友投资个小饭店,与朋友一起包地。分散风险同时,带来盈利。
当然作为我们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但是可以有资金合作的方式,就像我们以前的公司资本运作。
我们四个人,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莫名的忧愁。我们都在按着自己的方向生活,与时间为伴,会相信越来越好,因为时间会把我们雕刻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