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一主一仆,似不相干,却高度相关

有人问为什么宝玉挨打之后,黛玉两眼哭成桃子,怕被别人取笑,匆匆离去,宝玉想知道黛玉是否还在为自己伤心流泪、心内担忧,就以借书为名支走了袭人,反而让晴雯去瞧瞧黛玉,送了两条旧帕子给黛玉。

晴雯和黛玉的关系非常好吗?在书中并没有明写两个人之间的直接互动。不过可以毫无悬念地推测,以黛玉的聪明必然也能看出晴雯的为人品性,心下对晴雯的赞同感,定是胜于袭人的。

当然从晴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个性出发,她也不会想到黛玉和宝玉有什么出格之事,因此她对于宝玉送黛玉两条旧帕子之意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在黛玉晚上去看宝玉时,晴雯因没有听出她的声音而拒绝开门,并且打了〝是宝玉吩咐〞的旗号,绝非是有意对黛玉表达不满,只是就事论事,从自己想早点睡觉的角度行事罢了。因为两个人都是直肠子,想到了什么就直接说出来,所以事后黛玉也就没有追究,诚所谓〝惺惺相惜〞。

尽管两个人明面上交集不多,但是无疑,晴雯与黛玉,这两个宝玉都很喜爱的、贾母也原想着堪配宝玉的灵慧女子,联系非常紧密。这联系倒不是日常交往,而是她们的品貌、个性,乃至人生命运之间的关联。

读《红楼梦》的人素知有〝晴为黛影”的说法。简单而言,晴雯与黛玉都是长相出众,个性鲜明,内心纯良,伶牙俐齿,锋芒外露,青春活泼的女孩子。

她们的女红水平也都比较超凡脱俗。黛玉虽然不常做活,但是书中写了黛玉不光能做香囊之类精细的小玩意儿,还会上得了大台面的裁剪。而晴雯又是怡红院所有丫鬟中,或者说大观园里的所有丫鬟中,女红水平最高的,因此在贾母赏赐宝玉雀金裘之后,被宝玉外出吃饭不小心烧了一个洞,只有晴雯能够织补。

再者,王夫人本身是不喜欢黛玉的(原因详见我发在简书上的文章),同时她发现晴雯与黛玉在模样上和行为方式上有比较多的类似之处,又都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宝贝儿子宝玉,查看怡红院时,刚好见到晴雯因生病而显得妖妖娆娆,像个病西施。于是,大发雷霆之怒,将病中的晴雯赶回家中,致使她病死。这也算是王夫人间接表明了对黛玉的厌恶之情,虽动不得受老太太钟爱的黛玉,但总是可以轻易打发一个奴才,达到杀鸡骇猴、敲山震虎的效果。

还有,宝玉在晴雯死后做了一篇生动绝妙的《芙蓉女儿诔》,而芙蓉花也是黛玉纯洁高雅的象征,有风露清愁之态。这篇祭文无疑明为祭奠晴雯,实际却成了祭奠黛玉的作品。因此,在黛玉真正香销潇湘馆之后,宝玉也仅仅是去号啕痛哭而已,并没有做出这样表明心志的新奇文章。

众所周知,晴雯并没有和宝玉发生什么不正当关系,她并没有存心勾引宝玉。可是王夫人以及王善保家的等人,基于自身的偏好,没有经过任何调查研究,一心就认定了晴雯是个狐狸精。这也是对她的诽谤和中伤,晴雯虽然只是个丫鬟,但是她心比天高,不安于命运的安排,积极做抗争,这也从一个方面揭示了黛玉的处境一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在古代,男女是不允许私定终身的,因此宝玉和黛玉就算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也不能够明说,否则,便是不合礼仪、伤风败俗。就是私相传递信物也是不允许的,因此宝玉送黛玉两条帕子表明心迹,也只能让晴雯这种不愔情事又心地纯良的人来做。或许宝玉心里也觉得两个人皆为自己所喜爱,也有共通之处,将来必是守在一处的。

有人认为,黛玉在后期是受到了赵姨娘等散布的“她与宝玉发生了不才之事〞这一不良舆论的中伤,加重了病情,进一步增加了对未来婚姻的不安与惶恐。同时,王夫人等本不喜欢黛玉,也乐得让此流言传播,这也直接造就了林黛玉早夭的悲惨结局。这与晴雯抱屈含恨而死,又何其类似啊。

关于晴雯与黛玉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简书上以前发表的文章《为什么说〝晴为黛影,袭为钗副〞》,有详细分析。今次,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命运的相似之处的,也算是补叙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红楼梦】全书所有人物关系 37度女人 2012-9-7 18:58 【红楼梦】关系图——看了后终于明白了,一本厚...
    37度女人_8dda阅读 12,558评论 3 33
  • 红楼里的第一美丫鬟——晴雯,死了。而且死得很惨。 宝玉写了长长的祭文《芙蓉女儿诔》悼念她,其中四句可概括晴雯全貌“...
    关念阅读 5,922评论 7 39
  • OC面向对象—多态 一、基本概念 多态在代码中的体现,即为多种形态,必须要有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多态。 在使用多态...
    三姑姑的他大爷阅读 2,910评论 0 0
  • 时光流泻 不停 像秋日蝉鸣 刺耳 凄切又婉转 这短暂的小生命 如枯黄的叶 恋恋不舍的树 终归 还是要放手 ...
    荒原牧野阅读 3,382评论 3 21
  • 那家店在停车场的对面,善济路口。 我常常会在经过的时候进去买一把鲜花,不大的门面,却有温暖的情调。去的多了,就不太...
    靚小宝阅读 3,16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