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月以来,每次下班,快要路过一所半寄宿高中的校门时,几乎都看到一位家长在给孩子送饭。
送饭者是一个身材略胖留平头的北方中年大叔,享用者是一位穿校服的小伙子,他们应该是一对父子,估计是父亲担心自己的小孩考前冲刺、学习紧张,自己做好儿子爱吃的饭菜补充他的营养,故特趁着放学之隙,送来给他,为避开他人看到,特让他出到校外,离校门较远的路边,短暂逗留,快速吃下,顺便聊聊学习情况,所以,见学生点头回应大人的对话,但不影响他夹着菜送入嘴里,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饭菜应该味道不错,那位父亲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男孩也是满险的幸福,我每次路过时,都要看他们几眼,觉得做高中生确实不容易,但还是敬佩这位父亲。
看着他俩,我突然想到自己四十年前读高中时也享受过送饭的经历。
那是我在读高二的时候,所在的中学离我家直线距离约二十公里,那时没有车子,公路也只通了一半,路过的班车,只有一趟,很难都碰上,所以,来回都靠步行,加上老家位于广西靠近贵州的地理位置,县内地势高低落差很大,从学校回家都走下坡路,来校大都是爬坡路,且山路崎岖不平,确实费力,平时几个临近村子的同学,一般约好几周回家一趟。
有一次,我们一行几个学生从老家回学校的途中,到半路的一个小圩镇上,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也累了,当时圩镇上的路边有个物资收购站,房子前正好有一排石凳,我们便放下手中的行李,坐下休息,休息中闲聊逗笑得,转身移动,忘了照看身后的行李,等我们又继续出发的时候,发现我自己的行李背包不见了,被别人偷走了,虽然里面值钱是一条我姐给我买的新裤子和一些生活费,反正,怎么找都无法找到了,不可能又转头回家,只能两手空空随队走回学校了,后来的心里,总是有点自责,怪自己大意,守不住自己的财物。
直到有一天,大约是下午二点多钟,有同学告诉我,有人找我,出来一看,是我妈妈,她亲自来到我们学校,我很惊㤉她怎么知道我丢包的事,估计是我行李丢失时在那圩镇上读初中的堂妹知道了,周末回家告诉她,所以她立马赶到学校来,安慰我,看望我,生怕我伤心难过、影响我的学习,所以,她关心地问我丢包的事情经过,最后说丢就丢了,让我别伤心,我说没事了,她还问我缺不缺钱用,饭票够不够,生活用品也缺不缺等等,她还带来自己亲手做的糯米饭和鸡肉,还让我分给同学(老表)吃……。
平时,我爸不在家,我妈是我家的劳动主力,农忙之余,她抽空也要走了近四十华里的路程,赶到我的学校来,目的就是看看自己的儿子是否平安无恙,是否受到了委屈,当时,我非常感动。直到现在,回忆那时情景,还觉得自己很幸福……。
是的,有父母送饭的孩子很幸福,况且,我当时还享受精神上的食粮,幸福更多 ……。
如今,我妈已经离世有十五年整,母德如山重,恩泽似海深,很遗憾她在世时,没有好好报答她,真如诗人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