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了格非江南三部曲之二的《山河入梦》,读前100页的时候,觉得内容乏味而粗糙,略有点失望,但还是耐心看了下去,因为文字还算有韵味,用评论家的话来说就叫隽永,每一句都很平实,但细读之下觉得口有余香。就这样一直看着,看到后面,越看越投入,直到最后,身子都颤抖起来。也许,前面的一两百页都是引而不发,是为了后面的感情做铺垫。
小说的男主人公谭功达是个县长,他的母亲就是《人面桃花》中的陆秀米。
莫言评价这部小说是一部继承了《红楼梦》的小说,书中主人公谭功达就是现实的贾宝玉。可你能想象贾宝玉当了县长,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吗?
谭功达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失败的县长,在那样一个荒诞的社会他还要用一种更荒诞的手段去治理这个县城,他要修大坝,建沼气,在他被开除后还异想天开地想要在县城里修地下水道。他的种种措施在今天看来无可厚非,但是在1952年的江南农村却近于荒唐。
毫无疑问,谭功达是彻头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当历史的河流奔涌而下,从下游看,那些钱大钧、白庭禹之流虽然“蝇营狗苟、利欲熏心”,但相比较于谭功达的桃花源式的折腾,其现实主义作风更能迎合当时群众的要求。
但作者并没有急于批评理想者,就像那条横亘一个甲子的风雨长廊,曾经它是被认为痴人说梦的产物,只有当它存在了,风雨袭来时才会有人领悟到它的温暖和合理。
理想和善良,有时被诩为必不可少的美德,有时也被诟病为害死人的缺陷。谭县长是善良的,作为一个四十多的老男人,纵然沦为被那些青春的花季少女嗤之以鼻的花痴,他并没有玩弄她们,却也从不会得到她们的同情,除了姚佩佩。
姚佩佩作为小说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她的身上承载了很多东西。她的性格比较特别,不懂随波逐流,也没有世俗官场中的圆滑。在情感上十分纯洁,像一个世俗之外的人,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她是小说中唯一能理解谭功达的人,正是她对谭功达的感情,给予他继续坚持的信念。
小说写到谭功达被撤职前往花家舍人民公社,花家舍,类似于奥威尔《1984》中的地方,也是秀米当年被拐的地方,曾经在这里发生过那样惊天动地的故事,如今是共产主义的实验田。与此同时姚佩佩远走天涯,被全国通辑。
在花家舍,谭功达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没有了俗事的烦恼,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能慢慢地回忆过去,那些跟佩佩一起活过的细节,然后懂得爱情的有无。佩佩有时候只能像个乞丐一样四处逃离,在这样的情境中仍不忘给谭写信,这些信成了全书最动人的一节。
云泥两隐,作为爱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初时总感新奇,细想又觉恍惚。是什么让佩佩爱上谭功达的,也许是那些满是佩佩的纸片,也许是那个独一无二的泥人,也许是那晚小岛隐居的笑谈,但他们终是被恶意的命运错开了。谭功达与白小娴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的霄壤之别,谭佩的云泥两隐,才让人神思。
桃夭李也秾,无奈最后落得个菊残霜枝。姚佩佩是全书中最可怜的人,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今天开始看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春尽江南》,不知道这本书会如何写,它的主人公该不会是谭功达的儿子谭端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