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这一议题不仅关乎我国城乡发展的未来走向,更是实现全面小康、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均衡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就应该被遗忘或边缘化。相反,乡村的全面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县城,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承载着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一方面,县城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和就近城镇化。另一方面,县城还要加强与乡村的互动和联系,通过产业扶持、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式,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不能盲目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而忽视农民的利益和福祉。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保障农民在土地、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红利。
同时,乡村振兴也要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此外,还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和农民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