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李娟是从《我的阿勒泰》开始,后来听了史航的一场讲座,他推荐所有李娟的书,于是又买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九篇雪》和《冬牧场》。
除了参杂更多个人敏感伤怀,有些飘渺诗意的《九篇雪》,其他几本我都很喜欢。不是前者写得不好,而是我自私的更想看看那个遥远的真实世界。
《冬牧场》是怎样的?是无所适从的静、无孔不入的冷和漫无边际的孤单。
三万亩草场,两户人家,八口人。男主人轮换着放牧,一出去一天,有羊,有草场,有风,有雪。一个人不需要说,也不需要听。骑在马背上,忍耐寒冷,熬过漫长。时常冻透了回家,喝热茶,长久、长久的不说话,直到缓过来。
女人留守家里,做些针线编织的活计。作者和女主人可以一两个小时无话,突然谁冒出一句,再接着静默。然而话不显得突兀,沉默也自然的很。背雪化水也是女人的任务之一。雪下得多,少走,下得少,要走好远,背雪时弯弓的背像虾米。有同伴时可以交流几句,有时甚至是欢快的,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坚忍。
太静,太孤单。人一定得做些什么,否则在空白中的等待太煎熬了。
男主人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信口胡说,随意调侃。他不止可以放牧、垒羊圈,还会女人的活计,补袜子,锈毯子。他“拆东墙补西墙”的给镰刀加一个把,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杰作,不计较那些破坏或浪费。没把赖床的女儿叫起来,自己也躺下接着睡。轮到他放牧,不愿起床,可怜兮兮的对老婆说:“唉,还有两天”。正干着某件事,会突然抱住老婆亲一口说:我娶了个这么好的老婆。“虐猫”,把猫扔向柱子,看它急转跳跃;随性而起的给猫喷涂料,弄得小猫眼睛疼的直叫,别人不能劝,不能拦,否则他必定兴奋的变本加厉。但他最舍得喂猫肉吃,寒冷的晚上把它放在被窝里睡觉。
女主人是内敛的,能想起的唯一画面是她抱住爱人的头亲吻。
天地广阔,只有地窝子的空气里有“人气儿”,被动孤单下的人们一定是好客的。他们欢迎任何一次来访,过客也习惯推门而入,有进自家的自然。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他们带来路上的见闻,男主人家母狗下崽的消息也是被这样传递的。这一天多有趣。
在冬牧场,头发如何纠缠、裤子打了多少补丁,衣服数月不洗发亮到可以照人都没关系。但出门是件大事,一定要把自己收拾一番。背雪是辛苦的,水也一向是需要节约、极尽所能利用的东西。但要回城,主人家女儿洗头、洗衣服,对水变得很大方。人不可能一直精致的对待自己,然后当你走向外面的世界,有打扮自己的心情,总是让人、让己愉悦的事。
我曾因天气热,叫嚷着把我送到北极,和北极熊作伴;因为城市无处不在的嘈杂,我一直羡慕“绝顶一茅茨”的远离尘嚣。看了《冬牧场》,我知道那样的话是狂妄的,是天真的,因为无知。如果真的到了冬牧场,我确认我会享受那种寂静,但如果做那里世代如此生活的一员,我会手足无措。
书中提到作者赶上了冬牧场的最后一年,以后牧民无需在冬天放牧了。为了修复草场,国家补助牧民,他们的生活就要改变了。听到这一消息作者和我一样惊讶,于是一个访客有些愠怒的说:我们哈萨克受的苦还不够吗?是啊,我们不能用别人的艰辛来成全我们的好奇。只是每个哈萨克都说冬天不用放牧了是好事,但是未来如何?他们同样茫然。
冬牧场,很静、很冷、很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