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语言

Remark:对心理学感兴趣,源自自我心理探索,决定学习中科院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倍感忐忑和压力,专业领域跨度较大,也很久不曾认真学习过某项课程。既然已经开始,就全力以赴。

授课老师:田宏杰博士  副教授     

                                    第八章 语言     

课前故事:美国曾举办夜校对人们进行扫盲。随后,科学家对夜校学习者和一部分没有参加夜校的人群进行追踪。结果惊人,20年后,夜校学习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收入普遍更高。你看,仅仅是一个扫盲夜校的学习,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也是如此巨大。原因:1. 那个年代,能来参加夜校的人都是比较积极奋进的,无形中进行了一层筛选。 2. 学习让思维开拓,境界不同了,追求也就更高了。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

(一)语言的特点/特征

1. 创造性

2. 结构性

3. 意义性

4. 指代性

5. 社会性与个体性

(二)语言的结构

语言是按照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句子下面可分为词、语素和音位等不同层次。

语言结构的层次

•音位(phoneme):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如home包括/h/、/o/和/m/三个音位

•语素(morpheme):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可独立成词,也可同其他语素结合成词,这种语素称为自由语素。如“人”,可单独成词,也可组成“人民”等词。back,可独立成词,也可组成background。

•词(word):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句子(sentence):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短语:一个句子通常可以切分为一些短语。

词典与心理词典

(三)语言的种类/形式

•对话语言(dialogue language):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直接交际时的语言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等。

•独白语言(monologue language):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想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如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

•书面语言(written language)

•手势语(signed language)

•内部语言(inner language)

                          第二节   语言的中枢神经机制

语言的发音机制

发音器官示意图

(一)语言运动中枢 (布洛卡中枢)

运动性失语症(motor aphasia)或表达性失语症(expressive aphasia):

布洛卡区:包括左侧额下回的盖部和三角部,还包括中央前回的腹侧部分,包在外侧裂深处的区域以及眶额部分

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motor aphasia)或表达性失语症(expressive aphasia):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但发音困难,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正常,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能写字、认字

(二)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

威尔尼克区:在左半球颞上回的后部,赫氏回(Heschlgyrus)的尾端,包括颞平面及附近区域,还包括颞一顶交界处的小块区域。作用:分辨语音、形成语义。

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能听到声音,听觉器官正常,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或对语义作出错误估计。

(三)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

角回:威尔尼克区上方、顶一枕叶交界处,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作用: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实现书面语言与口语的相互转换。

角回受损或切除,引起失读症:能说话,能理解口语,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书面语言

(四)书写性言语中枢 (角回)

切除角回还将引起失写症 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

三、语言在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

割裂脑的研究证实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