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丈寺中学入学前举行了个考试,目的是对入学学生的成绩有个大致了解。成绩很快出来了,我两门课的分数加起来是106,我对于这个分数相当吃惊,我无论如何想不到会考这么多,毕竟在贾庄小学我的成绩一直是倒数前几名,虽如此,我心里清楚这依然是个差分,天天在外公家待着不敢出门。当时房校长的外甥伍森也来三丈寺中学上初中,有一次,在我去厕所的路上,远远听见几个老师议论说伍森比我考的多多了。我当时心里那个羞愧啊,用常老话说就是有个地缝恨不得钻进去,不过地上没有缝,我只能假装没听到,同时加快脚步,快快地离开。回到住处后,我对着窗户默默流泪,觉得不仅使自己丢了人,也连累着外公跟我一块丢人。
成绩出来的两天后,学校算正式开学了。原来三丈寺车站附近的村子收完麦后不种玉米,而是种花生,所以没有秋忙假,但是暑假比较长。所以比孙六中学的开学时间晚了很多。开学后我被分到一一班,上课的教室和外公的住房只有一墙之隔,教室只有两间大小,居然坐下一百多名学生。当时教室一共有十排,每排坐十个学生,每一排靠着教室的南墙坐四个学生,靠着教室的北墙坐六个学生,中间一个窄窄的过道,靠墙坐的学生没什么事最好不要出去,要不然挨着过道坐的学生都要起来让位。
开学后,我心想,为了外公的面子,我也必须好好学习。所以上课时很专注地听,眼睛也一直盯着黑板,然而却完全听不懂。也许是多年没听过课了,以至于忘记怎么听课了。
转眼开学有一个月了,学校举行了月考,我至今仍记得英语成绩——十分。其他科目已经记不得了,不过也好不了多少。很多老师向外公介绍了我的情况,外公也无奈地对人讲起在孙六小学唐振华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让全班看的经历,最后还会感慨一句:“回家在贾庄小学上了四年,咋成这样了谁知道!”有一次外公找来了他的一个学生给我辅导功课,那个学生在讲的过程中我完全是心不在焉,因为当时内心的羞耻感使我不敢抬头看他一眼。我夜里经常自责: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何还是学不会?真的是我笨吗?
后来数学老师教给我一个学习方法:上课听不懂就抄写课本上的例题。从此我开始抄写课本,抄写一遍又一遍,果然慢慢开始懂了,几科成绩也逐渐提高了。但是也有例外的科目,其中一科就是语文,语文科目打小就是我的拦路虎,而且语文课本也是抄不得的,都是一篇篇的长文章。当时我的语文还属于不开窍阶段,记得语文老师讲语法,大概记得他讲形容词后面跟的是“白”“勺”“的”,我居然理解成这是三个字,“白”和“勺”这两个字到底有啥特别之处;老师又说副词后面跟的是“土”“也”“地”,我依旧理解成了三个字;他又讲了个“双”“人”“得”,当然,我依旧以为是三个字!在学到第六篇课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已彻底放弃了语文。放弃的科目,除了语文,还有地理,现在完全不记的地理课本中的内容。只记的有一次地理老师提问我:“东经的起算点是那?”我回答:“北京。”他提示:“多少度?!”我回答:“二十度。”
多少年后,我一直对这个数学老师心存感激,正因为他教我的这个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我的理科科目,使我今后在上学路上有了继续走下去的理由,至今,我清晰地记的这个老师的名字——吕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