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后感

    在翻开一本新的历史书籍,想要阅读之前,我往往会提醒自己四个事情。

    1. 接触的很大部分历史读物,都有着作者主观情感上的偏重。

    2. 不以成败论英雄。

    3. 考虑当时的环境(时间,地点等等)

    4. 任何人和事都有两面性,一概而论也许不合适。

    首先必须说明《人类简史》这本书我只读到了农业革命就没再继续读了,并不是书不好,是我个人单纯的读不下去,所以关于我想法的表述也只是针对这个书中农业革命一章。

    先说作者的观点:

    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是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为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将作者的观点与我提醒自身的4个事情一一对照。

    1. 读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感受到作者对农业革命强烈的愤慨,批判等情绪,在我看来,是很平静的陈述自我观点。

    2. 成和败我不太清楚怎么对农业革命进行定义。

    3. 假设我自己在农业革命发生的时期。之前我作为采集者随吃随采,而后我发现小麦,马铃薯等可以自己种植,这让我能够控制获取食物的量,更主要的是,相比于外出四处寻觅,现在我只需要对我的一块地进行耕犁浇水就能一定概率保证自己不挨饿,因此我也会选择加入到农业革命的队伍中。

    4. 农业的诞生让采集者必须花费一定时间来打理农田,但也让他们减少了迁徙;打理农田让采集者的饮食变得较以往单一,但也让他们减少了挨饿的几率,打猎的风险;农业革命造成了人口爆炸,但不能确定对当时的人来说幸福指数是降低的。

    尽管现在地球因为大量的人口而出现了资源过度开采,环境严重污染等情形,但以此来说农业革命的本质是让更多的人以更糟的情况活下去,我觉得是有失偏颇的。起码存在一个人口阈值,在这个阈值之前,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应该是增加的。虽然不了解之前的采集者和我们究竟有多大的区别,但我认为对于生物来讲,如果不是被威胁胁迫,那么之所以去做一件事,很大可能是因为愿意。

    农业革命让现在人不幸福了么?如果是从人口爆炸上说,那我认为还真不能反驳,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确实会对个人幸福产生影响。但从饮食上来说,农业革命应该是有功的吧。当然可能没有农业革命,就没有人口激增,也可能不会有资源短缺的情况,但谁又能说准不会有其他事情的发生来满足人口增长的条件呢?而且如果没有人口的增长,也可能没有现在的科技,现在的生活,这么一说好像由农业而产生的人口爆炸也有着其独特的一面来增加人们的幸福指数。

    其实我觉得互联网和作者所说的农业革命很像。当时互联网的产生可能是为了拉近人们的距离,增强人们的沟通,方便人们的生活。短短的二十几年,如今职场上的人们因为这种“高效的沟通”而无法做到工作生活相分离,变得苦不堪言,但我们又不能否认它在社会中提供了多少就业与便利,尤其是在这次新冠防疫中其发挥的积极作用更是无法轻视。也许在往后的哪个年代,人们会说互联网是造成人们强度工作的罪魁祸首,但是任何事情,只想着获取其好,不承担其差,我认为是不现实的。

    肤浅之见,只是一吐为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很高,读了一些之后,我发觉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历史书籍有很大的不同。作者很有自己的思想,如胡适先生...
    小清新的娟秀阅读 29,077评论 4 15
  • 10月13日 今天推荐一本书——尤瓦尔·郝拉利的新作《人类简史》,如果之前读过类似史书的话,你一定会惊叹作者是怎样...
    谢唠钱呗阅读 6,065评论 2 2
  • 这几天二刷了《人类简史》,对比了一下一刷时的读书笔记(其实就是书摘),这次阅读基本理清了全书的逻辑和脉络,读后感如...
    我是一个超级美少女阅读 3,414评论 0 0
  •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在网上购买了最近几年久负盛名的人类简史三部曲,分别是《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和《...
    天涯侠仙_3209阅读 4,664评论 1 1
  •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1976年生于以色列,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青年...
    我是青奴阅读 3,0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