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价值取向。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紧跟为民步伐,用行动将人民刻进骨里、烙在心底,擦亮人民满意的公仆底色,树起“人民满意”标杆,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干部工作始终。
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人民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来源、智慧来源与精神来源,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把握人民盼望、汇聚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力量,才能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作为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重要位置,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不折不扣、不遗余力践行群众路线,将“评判权”交给群众,由群众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点评,虚心倾听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工作的缺点与不足,提出相应措施限期内逐一整改到位。用实干赢得民心,获得人民的满意和信任,当好人民的好公仆。
基层条件艰苦,任务繁重,是发展之路上难啃的硬骨头,却也是人生道路上最完美的磨刀石。党员干部肩上扛着党和人民最为深切的希望,就要杜绝悲观情绪,杜绝抱怨心理。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敢于在泥泞之中跋涉,坚持“办事不越位,工作不拖沓,责任不推诿”,在服务于群众的同时,磨练自己的坚实本领,把学习作为成事之基,必修之课,带头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争做行家里手。
七十载峥嵘岁月,七十载沧海桑田,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春华秋实,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锦绣画卷。要想实现人民幸福,改善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就需要我们领导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坚决做好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样子。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做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必须要让人民满意。新的赶考之路上,让我们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业绩,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