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气温大跳水,都使我快忘记昨日的艳阳。虽然太阳很热烈,但是在树荫下还是比较舒服的。就像我们的青春课给人的感觉。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传统的体育运动总给人一种很苦的感觉。基础的动作需要重复练习。记得我小时候在体育队练跑步就一圈圈的围着场地跑,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知道如何使用核心力量,最主要的是没有对体育运动建立更深刻的连接支持我前行。
现在作为一个观察者、参与者跟着青春课,也激起了我对身体的探索与喜爱。
今天上课地点本来选择是汉堡王门口的大台阶,但是没有遮阴,太晒了。我们转战到附近的小树林里瞬间感觉凉爽了很多。
体感的舒适度对孩子是否愉悦参与到活动里有一定的影响。
靠墙倒立练习在林中升级为靠树倒立。立不立的住,要看功夫深不深。
刚开始孩子们听到这个练习后吃了一惊,还能这样玩。能行吗?试一试!有难度也有挑战。
基本功的练习通过地点转换、动作形式转变等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
猴子上树我也跟着尝试。
初级版:双手抱树,双脚踩在树上。我可以做到,但是坚持最多十秒就撑不住了。
换不同的树尝试,总能找到一棵适合你的树。
中级:跑跳上树,抱住树。看着孩子们做的热烈,我也试试。选中一棵树,跑,跳,一个脚踩树,双手抱住,另一个脚跟上登住树。成功了,居然成功了。
再来一次,身体没有协调好,慌了一下,没有上去。
又尝试了几次还是没有上去。小臂还被磨破皮。
刚才是撞大运了,还是从初级开始练吧!
猴子上树游戏:练习的差不多了,开始群猴上树。坡起,冲啊,抱住树,上。听指令换到另一棵树。
简单的跳台阶也需要集中精力,动脑子:123、12,上三个,下两个。还好有哥哥姐姐带着喊口令。
蚂蚁行走:蹲着走又累又慢,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蚂蚁在前进是什么感觉?
山地营,收杏季。
据可靠情报,养正学堂已经探查到一处秘密杏园,可摘可食。
李老师带着工具和3名探路队员搜寻新的地点。我们大部队来到上次他们探寻的地点采摘。
上山路不难,可以看到明显的路。路两边有很多荒地,可以看出已经没有人再耕种。
看到一棵杏树,怎么都是绿的。再往上走,来到采摘地点,星星点点的红,孩子们开摘起来。
李老师对讲告诉我们他们路过的一个地方有一棵小的杏树,杏熟透了。我带着几个孩子下去摘。一看这是我们刚才上山时路过的一片地,往里走,看到那棵小树。地上落了很多果子,树上的不多了。样子不怎么好吃,皮是白黄色的,有的果子表皮有干巴。摘一个,掰开,流出了汤汁,吸着汤汁,只吃肉。有杏的香味,很甜,一点也不酸。真好吃!基本都熟透了,一碰就掉,所以我们决定把它干掉。树上的吃光了,开始捡地上的吃。更甜,还热乎乎的。
探路队发回信息:仔仔带着对讲去找李老师他们。我们在原地继续摘杏。
这个地方的杏还没有摘完,李老师给我们指示方位去找他们汇合。
我通过对讲确认了一下他们的路线:白毛草(刚才小杏树的那个地头)向里面前进。走到地头看到李老师在我们下方。我们需要经过一块裸露的岩层。这座山的岩层跟领秀城这边的真不一样。岩石一层层的,都被风化成了小碎石。很滑,不好走。
走过这一段还要钻树枝,蛋蛋不习惯这样的树枝林,不知道可以用身体遮挡或用手把树枝挪开。
荒地长满了旺盛的野草酸枣枝,我穿的长裤被酸枣枝滑了几道痕。
走过这一段从上往下看,看到一片红色,杏,大片的杏林。感觉像发现了新大陆。
大家显出各种本事摘杏、摘杏。我给蛋蛋摘刺。
满载而归的路也不好走,越过枯酸枣枝的窝,下石墙。大家相互帮忙。
来到基地找个树荫处,吃着中式三明治、西瓜,说着采杏的事,听着远处传来燕子的叫声。。。
从开始的计划前进,分组行动,胜利会师,大丰收采摘,到安全撤退,饱餐午饭。像一场军事演习。玩中学。
骑行玩出新花样。骑行中取水喝水,这是一项技术,需要练习。
常规的练习变成了一个刺激好玩的游戏,更像杂技。
刚开始垚垚跟大家一起绕圈骑,到她,瓶子过来了,手伸出去,但是头缩回来。瓶子没接住,车子压在瓶子上,摔倒了。膝盖红了,没有破,对她来说挺疼的。她从旁边看,一会儿帮李老师捡瓶子。看大家都玩的很开心,没有被吓下来的。她也被感染了,又骑了上去。这次更大胆的去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