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成长——广西

孤儿院或许这是一个值得让人用心体贴却又难以理解的地方。这里的孩子没有父母,只有旁亲,他们真正所遗失的爱又有几人能体会。孤儿,这对我曾经也是一个敏感的词,那时似乎这就代表了异样的眼光。当然,这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然而这种心理似乎笼罩着一大部分孤儿。在云彩关爱中心,我看不到孩子澄澈的笑容,仅有的是略显苦味的笑。有时候,我会觉得虽然生存环境和际遇有所不同,但他们和高中前的我很像,笑脸不多,更没有太多明朗的笑。

  其实,可能我是幸运的。初中我有外公外婆的陪伴,高中生活物质和精神上我有了很大的改善,甚至于我生于福州也是一种幸运。而他们很多人却错过了太多本应有的光阴,有17岁读初三的,15岁读初一的。试想,他们究竟失去了多少同龄人所享有的基本乐趣。欧阳日远老师也直言告诉我,他们中大部分人是考不出好成绩的,也不大爱读书。通过这两天的观察,我想可能确实如此。然而让孩子们继续求学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每个孩子都应该受到爱的关怀。或许他们中大部分人不会有所谓的“出息”,然而这并不妨碍什么,而且我们也不能过早地做出评判。我只希望他们的人生中会有这样一段快乐精彩的回忆——为了长大而努力,这也是最起码的。现在,我觉得,所有公益所做的仅仅只需尽力还原一个相对公平的世界,给社会一个发展更公平的余地(不是后进力)。

当然,我也看到了些许消极面。这些孩子身上明显多了一分痞气,不能完全批评这些,只是这很不好。我对这种状态的感受,就像福州话“四川儿”所表现出的那样。再者,很大一部分孩子不爱读书,比较沉迷于电脑、手机,最让我震惊的是一个小女孩正在查“邓紫棋不雅视频”,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最后,他们的生活虽说玩伴多,但年龄差异大,导致日常生活可能看上去比较无趣。这里,个人觉得孤儿院是否可考虑年龄结构。另外,他们的图书资源实在太匮乏了,基本所有书都是面向小学低年级的,似乎忽视了高年级学生。当然,这样的资源配置也涉及到其中学生比例的问题。

                 感谢简单公益支持

          2015.08.05.0:05于酒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地孤儿院以家庭为单位,图为某家庭的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为孩子们在玩游戏,他们的玩具是石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朋友乐乐最近在刷微博的时候看见前男友点赞,本来早就放下男生的乐乐已经释怀,但是看见点赞的内容心中便有些情难自抑。 ...
    V小姐阅读 4,106评论 28 11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没有思想的芦苇阅读 1,643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