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晨诵课上,我带领孩子们一起朗读了一首小诗-----《春天来了吗》:“春天来了吗/去问柳枝上的嫩芽/春天来了吗/去问桃树上的鲜花/春天来了吗/去问池塘里的花鸭/春天来了吗/去问梁上的燕子妈妈”。孩子们读得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课间时间孩子们围在一起在走廊上互相读起来,我趁机给他们抛了两个问题:“嫩芽、鲜花、花鸭、燕子妈妈会怎样回答呢?”“要问春天来了没有,还可以问问谁呢?”大家立刻七嘴八舌讨论起来。看着孩子们的认真劲儿,我忽然想到:语文教学从来就不应该拘泥于教室拘泥于课堂,与其在四面墙壁的教室里给学生大讲特讲描绘春天的美景,何不带着他们走出去,走到春色无边的大自然去,让他们和春天亲密接触、亲自对话呢?与此同时我又想到了之前经典诵读过的唐诗宋词,诗与词都来源于生活,如果孩子们能把珍贵的文化瑰宝——诗词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大自然中寻觅到千百年前诗人浪漫的足迹,再现历史长河中诗人伟岸的身影,那么他们对于诗词该有多么的亲近和热爱啊!于是,我开始着手策划这次“春天在哪里——重温经典,寻觅诗人的足迹”活动,并征得了范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家长朋友的热情认同。 经过一天半的紧张筹划和准备,我们就要行动了!今天下午到校后,每个小组长迅速组织好自己的队员,背着书包踏着整齐的步伐,兴高采烈地跟着我出发了。
走在山脚下,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兴奋不已。“老师!你看天上的飞机!”“哇!桃花!”“不对不对!是杏花!”“我闻到花香了!”原来道路转角处有一片盛开的桃花林。蓝天、白云、绿叶、花朵,甚至路边的小狗对孩子们来说都成了新奇的风景。行至一片开阔的广场,有游人在放风筝,孩子们驻足观望。“风筝真漂亮!”有人在赞叹。我问大家:“风筝还有个名字叫什么?”孩子们面面相觑,突然班上读书最多的孙家豪大声回答:“纸鸢!”其他同学连声附和。“你们怎么知道的?”“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大家自发地一起背诵着高鼎的《村居》继续前行。
孩子们群情激昂,兴致勃勃地一路快走,很快到了烈士陵园旁边。“这是哪儿?”有学生好奇地问。“这儿就是烈士陵园,里面安葬着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大家一片静默,忽然齐刷刷地举起右手向着纪念碑的方向行队礼。乡村的孩子用他们最朴实的方式向英雄表达了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到达目的地后,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席地而坐。一共九个小组,宛如九朵莲花,在小广场上乍然绽放。
第一个活动开始了,小组内互相说说沿途观察到的美景,然后推选代表发言,全班交流。大家讨论热烈,分享的成果更是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我在路上看到了云霞一样的桃花和杏花,还听到了鸟儿清脆的鸣叫……”“我看到了一片竹林,旁边还有桃花,我当时想到了一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鸟叫的声音特别婉转,就像杜甫的诗句一样‘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老师,我看到了大片的油菜花,还有蝴蝶,我也想到了一句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些刚刚接触写作文的三年级孩子,居然能够准确运用词语来说话,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把风景和古诗融合在一起,读诗想景、看景忆诗不正是我想要的课堂效果吗?
第二个活动环节,背诗大赛。小组交流分享自己摘抄积累的关于春天的古诗词,然后在规定的20分钟内背诵,看哪个小组背诵的最多。孩子们认真抄写、大声背诵,在这个没有墙壁的教室里没有一个人开小差。比赛展示中,第三组竟然在短短20分钟内背会了8首古诗!
时间过得是那么的快,转眼已到了下学的时间。小组长带领组员清理了场地卫生,列队开始了返程。
途中孩子们一直在齐声背诵他们刚刚新背的古诗,引得路人纷纷投以赞许的目光。
活动结束了,留给我了很多思考。为什么在野外孩子们背诵的效率成倍提高?为什么作文写二三百字都困难的孩子能够在分享交流时侃侃而谈,还能用古诗来描绘自己看到的景色?大自然鲜活的风景让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和嗅觉来感受古诗词的美丽,桃花枝头、嫩芽树梢、竹林边、浅草旁,一个个伟大诗人的身影犹在,孩子们在春风中读诗,犹如穿越时空和诗人对话,因此才能够更加有兴趣地快速牢固地记忆。
写完这些文字,已是深夜时分,回想起阳光下孩子们奔跑的身影、可爱的笑脸,我竟毫无睡意。记得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实验》一书中写到:“每个新教育的参与者都应该沉下心来,在现场、在课堂、在孩子的悲欢中,倾听自己的内心,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培养自己的田野意识。”竟忽然觉得,自己和新教育的距离又近了那么一点点、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