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之力作也。今日读之,惊于东坡之为人,羡于东坡之文词。读其传,欲见其人。心有所感,而作此文。
东坡幼时,聪而好学,灵而有知。揽群书而作诗文,读范滂而法其人。及长,文赋斐然,神宗赏之,乃仕于朝。后王安石变借贷之法,朝廷行青苗之政。民不聊生,沸反盈天。东坡下视民情,多有灼见,数谏忠言,竟致放逐。虽名居于碑首,而德扬于身后。
其为政也,多效幼时范滂。直言变法之弊,数为百姓申鸣。然位卑权弱,上不能听,多遭陷逐,难有为也。东坡尝谓友曰:“如蝇在食,吐之乃己。”盖此乃真士杰才之情也。上虽不能用,东坡难改其志。修谷仓,成医馆,治洪流,建水库。与民同乐,乃百姓之友;心系黎民,为民众之福。太白求雨,作亭以记之;杭州治湖,万世而利民。
有德者必有言, 细数东坡之所长,其文词则居其首。或雄壮,或明朗,或褒或贬,或念先妻,或思亲族。虽数遭贬谪,仕途多舛,然山水之情,终不忘矣。游赤壁,而作二赋,腾王比之而不及。夫皎月当空,波涌浪叠,蓬舟泛泛,情动诗生。狼毫一挥,冯虚御风,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其文雅而有思,其思放而不张,如儒似道,今人难比。盖江水风月本无主,闲情稍长便赏之。自然之景,实乃东坡之挚爱也。
生不愿封万户侯,只愿一识苏徐州。东坡之名,扬于四海,时人以结之为荣。故亦有作假者,借东坡之名,成个人之实。东坡闻之,一笑而已。后有卖扇以食者,饥而无钱,扇不可卖。东坡怜之,题笔而画,又复题诗于扇面。贩而得钱,助于他人。盖东坡之广德,非后人可比也。虽数遭贬,终不怨上,山水之间,怡然自乐。儒道风骨,悠然而已。
能文能武者众,能诗能画者鲜矣。东坡之画,开写意之先河。以画答意,以形抒情。寓情思于画作,以山水为挚友。或浓或淡,或密或疏,或近或远,或隐或现。其为书法,磅礴有力,形而有神。故东坡西去,其诗其文,其字其画,收于皇室,仅供御览。故东坡之绝,在于诗文,在于字画,在于德行,在于性情。
今日,吾读《苏东坡传》,惊于先人之文采,叹于东坡之豁达。东坡涉猎,广不可测。今人比之,如池鱼潜蛟之别,似人间天上之差。守正不阿之人,放荡不羁之情。纵观风流,盖东坡为首;细品文词,则东坡极真。文之为德也大也,可与天地并生,可和日月争辉。德之高者,其文也厚,德之厚者,其文也诚。东坡词文,乃山水之精华,日月之光辉,天地之大德。寓于心而抒以文,乐于水而明于词。
东坡豁达,余今效之。虽遭人言,而心益乐。盖吾之知己,唯东坡及先贤而已。学文以志,养气浩然。山水相乐,明德怡然。吾乃青年,学文未成,即无东坡之文采,亦无先贤之圣德。然今读此书,知文章之所用,词赋之所能也。故小子不才,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笔不停缀,欲抒天下之文德;手不释卷,欲明天下之大道。值国学日兴,百典将续。吾当学文约礼,以效先人;明德修身,以法先贤。
此文所感,乃吾心所抒也。明其义者,盖羡东坡之文词者。作文之始,困于文体,或古或今,又念东坡之文笔,虽不及其万一,当以古语以敬之。故作此文,以抒吾之所敬,暂明吾志。
丁酉五月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