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读《阅读的方法》的第二期,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个话题。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说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句话。这句话其实是从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改过来的。就是要告诉后人要多读书。
其实不管是读书、还是行路。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让我们增长见识。但是现实就是很多人其实不爱读书,或者说从大学毕业的那个时刻开始,他们就已经拒绝了终身学习,他们愿意去行万里路,但是他们却不愿意读万卷书。虽然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提升我们的认知,但是只有其中一个方面的提升,这是完全不能让自己升级的。
罗胖在这一小节中就以游览开封大相国寺举了个例子。如果我们没有读那么一些书,那么我们到了这个地方看到的也就是一点古建筑和联想到从古装剧中的那些情节。但是如果你恰巧读过一些书,你可能就会想到当年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在穷的时候要把衣服典当了才能在大相国寺里面书画摊上买几件心爱的宝物这样的有趣场景。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人在进入到一个场景中眼中看到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罗胖上面举的这个例子可能你会觉得不适用,毕竟这种场合实在太少。那么下面我就来举个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我给我徒弟上课的时候会经常让他看一些《自然》或者《科学》杂志的内容,这两本杂志是非常专业和出名的学术周刊,上面有很多的知识都跟得上时代的进步。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徒弟的见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已经超出了其他老师教的学生,而且加上我还带我徒弟去做很多的实践,就更加加深了他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和认知。这就是把读书和实践相互结合后得到的结果。
所以千万不要忘记在行万里路的同时也让自己多读点书,带着书籍中的内容去看世界。好了,这就是我们本期的《阅读的方法》分享会,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