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够不够安静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脑思出来的结果。
过去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没有新的东西进来,“思”就肯定会乱七八糟的。特别是心不会给你找到一个更明确、更清晰的方向的。
思想中的“想”,也是来源于心,从“心”而出,我们要用眼睛去观察,观察自然界里的万事万物,植物、动物等生长的每一个细节和生长的每一个过程。
实际上,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的时候,绝不是仅仅用眼睛去体会,而是通过味觉、触觉、嗅觉、听觉,视觉,五觉去体会自然界的各种变化。
所以,“想”的过程和“思”的过程正好是一个动,一个静。思是动的,心和脑不断的交割。而想是静的,需要我们安静的,用我们所有对外界的五觉感知,把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带给你心的过程,这就是想——用我们的心去体会自然界所有的过程。
我们经常有一些俗话,“这个孩子做事不走心”,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对所有东西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就是说所有外界我们身体能感受到的东西尽管他好像是看了,好像是听了,可是他没有放到心里面去,视而不见,听而不觉,所以这个时候,他就不是一个想的过程,想不了任何东西了。那么所有他看到和反应出来的东西,从他嘴里说出来就成“道听途说”了。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很好的想的过程,真的要让心特别的安静,然后从外界吸收各种各样的东西。
“思”和“想”这两个东西,在我们人生中,是我们不断历练和修行特别重要的两个环节。思这个过程,由于需要“心”特别的安静,所以在生活中会有很多矛盾产生的。
中国古代所有历练让人“思”的运动都是静的运动,像太极拳、心意六合拳等都是静的,在这种“思”过程,这些运动是有助于你大脑更好的反应,它让心更静了。可是激烈的运动,中国有句俗话,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人都是这样的,当你更多、更快的让四肢运动的时候,身体反应更多的时候,心在这种激烈的环境下是很难静的下来的,心静不下来,就没法指导大脑更好的去“思"。
所以,对所有脑子有成就的人,有一个建议,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体育运动上,特别是不要在运动的过程中或过程之后马上去做一些决定,而是真的要让自己平静下来。
所以,“思”和“想”是我们人生追求的两种境界。我要“思”得好,就要更静心,然后把所有心里能体会到的,用脑子细细的去梳理、去感知,把每一个东西,润物细无声地吃透了,感知透了。“想”就是把我们所有能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嗅到的、触到的东西传导给内心,让心再过滤一遍,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思”和“想”,一静一动,一内一外会形成我们人生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两个字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真的想成为思想人、甚至思想家却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不过一旦我们成为思想家或思想人,我们这一生肯定会受益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