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一种进步,别苛责自己

从高中重拾日记开始,就有在本子上记录感受的习惯。常常用这样的方式解压,同时为自己不太聪明的大脑腾出空间;然而,近来几个多月都不愿意打开笔记本,甚至都不带在包里了,一度有些灰心丧气,觉得自己变了,怎么改变了原有的轨迹,不努力亲近文字了,善变使自己心慌。不时冒出来的念头也想打开电脑记录,有时还觉得写字好累,用打字的方式便捷多了。为自己想偷懒的想法又偷偷的不耻。诶,但同时,又在看到别人写了一手好字时羡慕不已,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练就。然而,曾经一度觉得日记可用来练字,写慢点就好了的自己,真是既要又要的典型事例了。实际情况就是日记急于表达情感,很难练字;练字得专门静下心来写;急于表达情感时也许打字是最便捷的出路。然而笔记本是可以用来作为清单查阅周任务或者近期事宜(之前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写下今天的工作计划)。同时在要背诵或者理清思路时候用,所以下次想用什么做或者手头有什么就尽快下笔,不能等来等去,最后都忘记了。丢掉了掌控感。矛盾中成长,苛责中鼓励自己前进。

每周三都有一顿饺子party,固定的让人喜悦和心安。是充电也是放松,得空思考自己目前的生活和想要的生活,尝试缩短其中的间距。常常以为这之间的距离取决于金钱,又在傍晚时分否定这个想法;拿自己做的事情来说,长久持续做下去的动力是赚钱还是有意义?有时会困在这里,看老友记里面的菲比,做按摩师的同时免费为大家唱歌,不收钱,就是怕自己有一天是为了取悦他人而不是自己,突然就觉得很感动。

买了向日葵的衍纸给学生,时而觉得这样上课时光像是在做慈善,令人开心和有意义。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就是无价的吧,连接的能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