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豫苏文化之旅⑤: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少林寺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4月12日上午九点,我们一行16人从入住的登封市锦上星酒店出发,慕名前往少林寺。开车约20多分钟,就到达少林寺景区。通过手机购票后(每人80元),找了一位女导游,给我们每人租了耳机,一路讲解步入少林寺景区。根据资料查阅,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少林寺因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也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之一,如古龙小说中的“七大门派”即为“少林、武当、昆仑、峨嵋、点苍、华山、海南”等派别,其中少林即位居第一门派。少林武术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作为一种人体形态文化或是作为健身、御敌、竞技专案,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少林武功又是中国武术最具代表性,最具文化内涵,最具宗教文化底蕴,最具完整的体系,最具权威性,又最具神秘感的中国武功流派,它无疑已成为中国武术的主流学派。

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1982年1月21日,武打片《少林寺》电影首演,曾轰动海内外。电影播放后,世界各地年轻人,争相赶到少林寺,来拜师学艺,学习少林武术。如今,在登封市开办的武术学校或学院多达20多家,特别是塔沟少林武术学院,有3万多学生同时在校练武学习,规模宏大,让人敬佩不已。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我们一行从少林寺景区入口处徒步行走数百米,就见到一座整体呈灰色的石牌坊。它是进入少林寺山门以后的第一个大型古建筑,在牌坊的正中间写着“天下第一名刹”,两侧分别写有“禅宗祖庭”与“武林胜地”。到达少林寺山门前,也有两座年代久远的牌坊,矗立在山门前。跨过山门,便进入到少林寺院内,院内古树参天,只见一条莲花甬道直通内堂,甬道两侧刻有从唐朝到清朝的碑刻。

少林寺建筑布局属于七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院、立雪亭、西方圣人殿,寺院内东西两侧每个院落也配套有建筑物。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在少林寺内还有一座《李世民碑》,是唐太宗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王平定王世充的战功,碑文有李世民所写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所写。碑刻还有《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经过,也是武打片《少林寺》拍摄的参考依据。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从前院来到后院厢房练武场,买票(每人30元)观赏了一场少林武僧练武的精彩表演。只见一群武僧轮番上台展示自己的武学,引来在场游客阵阵喝彩和掌声。。。因下午还要赶往江苏省府南京,我们一行在少林寺走马观花,仅仅停留了两个多小时,就匆匆告别少林寺,把遗憾留在下次弥补。(待续)

2023.04.12晚上随笔于南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