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追求来自家人,社会的认同,身份的成功和地位的提高能够很好的获得认同
报纸上常常展现出势力的报道 例如对名人普通小事的大肆宣传报道。
「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不安。我们妒嫉的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世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成功。
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自身的期望变得更高了。
目前的社会是精英制度,但不乏精英后代因先天的身份优势获得更多的资源成为精英。所以最后这个社会是土生土长和先天优势的精英共存的精英社会。
焦虑是现代欲望的伴随产物
“跟敌人相处,我们应该时刻想着有朝一日敌人会成为朋友;同朋友相处,我们应该时刻想着有朝一日朋友会成为敌人。”——拉布吕耶尔
身份的顾虑也包括对于工作身份的顾虑,一是工作中存在金字塔的模式,另一方面目前新技术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使工作的单位为了利润不得不进行裁员。
一个国家绝大部分人依赖什么领域,那么在这个领域的成功者就会获得更多的认同。
「在《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的思想与斯密显然一脉相承,他写道:“只要一个人的收入明显低于周围人,即使对生存而言已经绰绰有余,但他依然为贫穷所困扰。他们缺乏社会所规定的最低的体面要求,因而他们不能完全逃脱被社会定义为不体面的命运。
阿诺德自己看来,幸福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活动,其特征是人变得更加和蔼可亲、更加睿智通达、生活更加丰富,而对待他人则带有更多的同情(他的观点又一次引发了《每日电讯报》的批评家们的冷嘲热讽)。
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那些最能够经受住我们身份变化腐蚀的人际关系。
「死亡的想法对我们的影响或许就是引领我们去追求任何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在尼罗河畔饮酒,写一部书,还是发一笔财;同时还会鼓励我们漠视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因为他人的评价毕竟与我们的死亡没有丝毫的关系。对死亡的预见能够使我们追求我们内心中最渴望的生活方式。」
对于身份有焦虑,说明我们还有追求,不管是对于现有生活评判标准,还是对于其他类别的评判标准来说,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会有焦虑情绪,这是必须要为自己追求而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