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种感慨,恨不得向每一个人宣告:我觉得我真的很适合当老师啊~虽然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但是我知道这是真的,而且这种感觉很好,简直棒极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知道自己适合于此,挺好。
来简单梳理梳理最近的喜悦。
1.关于自尊心。
听写时,班上有作弊现象,我从不会当场点名揭穿。我会类似于这样做:“有个男生不听话,把单词写在手上抄”,不涉及名字,最好把“作案情况”具体化,让他明白老师说的就是他。被我“间接揭穿”过的同学,都没有再出现作弊现象,有的甚至会在作业本上夹张小纸条说:老师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一定好好记单词。(嗯~为师真的很欣慰收到这张纸条。)“间接揭穿”还有个意外收获,那就是:另一个我没有发现的同学,马上看了看自己的手。噢!原来还有他。
有人说小孩子哪懂什么自尊心,可我觉得他懂,而且我觉得他明白老师的好,这不,他越来越认真地听我的课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孩子更是容易做出错误举动,他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及呵护。
2.关于近距离接触。
“朗读,是学好英语最经济的方式。”可是好些同学不积极、不主动,其背书表上空空如也。有一天突发奇想:随机抽背,给他们点压力。
第一个,是一个基础较弱,只需要“认读”的女同学。尽管很多内容已经打上了“读”字,意味着已过关,但是没有一个还能再读出来。我当时很生气,她也很难过。我们分析原因,商量办法,鼓励她加油努力,并希望她尝试把重点词汇背下来。之后我会时不时问问情况,看到她有进步,我会发自内心地为她开心,继续鼓励。直到有一天,她拿着书来我这问:老师,我可以在你这背一遍吗?我当然很乐意。第一遍,卡在clever;第二遍,还是clever;第三遍,好多人围了过来给她加油,afraid…tired…difficult…clever!顺利背下,鼓掌!掌声四起,我郑重地在她的书上写下“背”字,超级喜欢当时的氛围,这对她来说应该很有意义!在此之后,我能看到她经常拿着英语书,在读在背在请教。你说我开心不开心?你说我骄傲不骄傲?
第二、三个,当时同学们都在背书,他俩在开小差。我低声地交代:你俩自己选一个单元的B部分(单词),五分钟后来我这背。我是这样想的:他俩基础一般,抽背课文有难度,先从简单的单词开始;让他们自己选,起码会认真把选的内容背了;自选以及只抽背单词,不能让其他人知道。果然,俩人都背得很好,我也伺机谈心,要加油把其他部分也背一背,随后在全班面前大肆表扬,俩人开始认真背诵余下内容了。
第四、五、六个,也是不会充分利用背书时间的娃。四、五背得不错,继续谈心--鼓励--表扬。六,没能过关,然而书上也是很多“读”“背”字。聊了聊,明确方向后,在班上我是这样说的:四、五背得很流利,……继续加油!至于六,我相信他再多读一读、背一背,肯定背的更好。
第七、八……
“抽背”让我有机会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挖掘他们的进步,表扬鼓励,也能及时发现问题,一起想办法。以前让孩子们背书,要“逼”,现在说:剩下的时间小组内背书。他们开心得耶~
3.关于正强化。
英语基础训练上有一道“书写题”,我要求学生在旁边写出翻译,但是总有学生“忘了”,空白。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生气、摆脸色,苦口婆心地说一顿。的确有点效果,但是给双方的感觉有些压抑,这不是我想要的氛围。后来,我换了一种方法:“认真写了翻译的同学,请举手!哇!为师很欣慰有这些人听我的话,我要仔细看看哪些人这么认真呢!……(点名)好的,我记住了,下次我还要看看谁去认真写了。”
第一次,三分之一举手;第二次,一半举手;第三次,三分之二举手;第四次,只有几个人没举手,“哇!这么多人认真写了,好棒!很多人都有进步,写了的人都很自信地举手、背挺得老直了,可是没写的人低着头不敢看我,我来看看有哪些人没写呢。(眼神扫一遍过去)希望下次所有人都能高高兴兴地举手!”
没错,这个氛围才是我想要的。把“积极行为”放大,不断正强化,同学们会迅速向正能量靠拢。同学们现在似乎很期待这个题目的到来,因为我还没开始讲,他们就蠢蠢欲说:写了翻译的同学请举手。欣喜期待,已经做好要举手的准备了。
4.关于正面管教。
首先我要力推《正面管教》一书,虽然我才开始看,但我非常肯定它适合我,我将会很受益。
我以前会“热心肠”地帮学生分析事情对错、提出解决办法,我讲的话更多。现在我开始抛出问题“你觉得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表达,我说的话少。比如有个同学的教科书忘带回家,导致作业没能完成,第二天到校补。
“英语书没带回家?”
“嗯。”
“以后要怎么做?”
“好好检查书包,带回家。”
“很好。如果,下次不小心又忘带了。你觉得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按时完成作业?”
“……(沉默)”
“你只是需要书对吗?还有谁有书?”
“我们村的某某和某某,我可以问她们借。”
“不错,你想的办法很好。”
正面引导的感觉很好,学生参与到策略制定中来,他也会更愿意去实施。
以前觉得,“温和而坚定”好远遥。谁知,在不知不觉中,已向这个方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