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小长假的来临,有多少人选择在家里看看书,写写文章;或者有多少人选择出去走走看看,看人海还是看风景。不管是看人、看风景还是看书,希望大家这个小长假过得有意义。
我每个月看书不要追求快,可能我还没达到那种高效率高吸收高输出的能力,所以我每个月看书的量也没有人家那种几十本之多。我的根本是保证每天都有读一点书,不要求和别人比,只要比自己的昨天进步一点点就好。
这个月读了6本书,写了6篇书评,2篇影评,不算高产,没有爆款,仍然继续写着。这让我想起在《这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里面说到:“努力的同时不要缺少了智慧”,男主角每天努力认真坚持的做着剪辑师,他以为每天这样工作着,总有一天会成为导演,可是现实是并不是努力就能达成目标。
现在好多课程有怎么提高写作能力,怎么提高配图方法,等等。大家都在努力学习着,进步着,同样我也在学习,因为我也希望每篇都能比前一篇有进步,能获得多一点人认可。
一,工具类
1.斋藤孝《深阅读》
我们大家都知道首富比尔.盖茨爱读书,并且会读书,而且每年都会推荐书单,比尔.盖茨说,他每年大约读50本书,而且只读纸质版。还有像闻一多醉书、华罗庚猜书、侯宝林抄书、张广厚吃书、高尔基救书,等,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人都喜欢看书,也许读书不是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就说我这个月看的《我们仨》,杨绛钱锺书夫妻和女儿钱媛一家三口就是非常爱读书的人,杨绛在书中说到即使他们在最困难的环境中也没有放弃读书。
在《深阅读》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读书的意义一般会分为三种:
第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方说,我们有时迫于工作或考试的需要,就不得不读书。
第二,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时间,因而促使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读书。
第三,是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
这三种读书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第二、第三种读书,可以同时进行。除了直接锻炼精神的伟大书籍,哪怕只是读有趣的书,也能有效地让心灵恢复平静。换句话说,只有能用读书填满独处的时间,就能减轻内心的孤独感。
作者还告诉我们怎么选书,怎么读书,怎么更有效的理解书中作者想表达的含义,同时告诉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2.悉尼.芬克斯坦、乔.怀特海、安德鲁.坎贝尔《避开错误决策的4个陷阱》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家有没有遇到决策错误的时候?我就遇到过,比如我在设计的时候,理论想到的方法是这样的,但是到实际制造过程中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就会后悔当初的决策,如果换一种方法设计?如果找多点人讨论?如果找有经验的人帮我审核?那错误的概率是不是要相对低一点。我们为什么有时候会作出错误的决定。
因为通过对大脑的探索能辩别出四个陷进,这四种情况会干扰我们的思维并让我们误以为自己观点正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下面4个陷进是导致错误思维的根源,而错误思维会导致错误决策。
未来不可测,如何保证决策的成功率?与其坐等成功,不如从防御做起。导致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只有4条:误导性预判、误导性经验、不适当的情感依附和不适当的个人利益。作者同时也告诉我们4中防御策略:经验及数据分析、团队讨论及挑战、管理和监控。
作者在这本书中用大量的实例来告诉我们怎么样尽可能的减少错误,同时也尽可能的提高成功的概率。
3.汤姆.拉思《你充满电了吗?》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上完一天班后回到家,感觉特别累,什么都不想干,感觉身体被掏空了一样,对很多人来说不被工作和加班掏空,也会被手机和网络掏空,这个时候大家想到的应该就是休息,认为休息能带来能量和成长的帮助,然后再重新出发,然而休息只能帮助我们恢复,却不能让我们重新恢复战斗力。
我相信每个人都想在自己的每天投入的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有意义,但有时候感觉就在混日子,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怎么来对待呢?我们每天24小时当中有三分之一的时候是用来工作的,这三分之一还不包括额外加班的时间,相信大部分的人工作的时间都不止三分之一,既然我们每天用这么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如果这些对你来说都没有意义,那你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开心的,这对和你相处中的人和对你自己都是不利的,工作在人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生是否幸福和有意义,我们怎么样才能改善目前不满意的工作方式呢?
我们对工作的最本质的要求是能够为他人创造意义。如果你把一天里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做有意义的工作上,那么你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概率将增加250%以上。《你充满电了吗》这本书让我们对目前的工作和生活重新认识,让我们找到充满电的工作和生活,然后再继续战斗。
二,小说散文类
1.杨绛《我们三》
杨绛先生的文字像百年好酒,有一股很纯、很香的感觉,久久都忘记不了。
杨绛在开篇的时候用一种梦境的手法来描写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媛的逝世。
在我们都了解杨绛钱钟书夫妻之名的时候,好像都忽略了他们的女儿钱媛。
他们的女儿从小有过目不忘之本领,工作后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而且还因此创办了新的文学体。连最后住院的前一天还在工作。
钱媛在去世前几天还在担心着妈妈杨绛的吃饭问题,自己去世后就没人烧饭给妈妈吃,怕妈妈吃不好。杨绛说:“钱媛去世的时候离60岁还差2个月”。
2.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梅丽莎.切瓦特桑《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了孩子的父母都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吃穿用度一律用最好的,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孩子不是提线木偶,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看法,孩子最终要有自己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众多案例分析告诉我们是什么样的父母,你是属于彼得潘式父母、直升机式父母、潮人式父母、copy型家长、无痛型家长。
你觉得自己最像哪种类型的父母?你觉得自己需要什么?在这本书中你都能找打答案,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求孩子要优秀到什么程度,在我们想帮助孩子进步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我们父母本身先进步。
3.安妮宝贝《二三事》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安妮宝贝的书籍,不过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安妮宝贝已经改了笔名了。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穿插式的倒叙的说事方式,刚开始读得时候如果没理解过来的话感觉有点乱,后来就好了,而且感觉这种方式挺不错。
这本书中主要说了苏良生和伊莲安这2个女人的一生,一生中遇到的人,一生中处理的事。伊莲安只要需要苏良生的话,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良生就会立刻启程出发。
苏良生和伊莲安这2个人都是童年受到过伤害,都是在不完美的家庭中度过的,也行童年的阴影太过深刻,所以导致以后在社会上像一个不良少年一样的生活呢?
在这本书中苏良生和伊莲安是在稻城遇见的,后来苏良生还去了乡城,这和最近上映的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不谋而合,在这部电影中,也说到了稻城,陈末想带着心爱的人小诺去稻城结果带了幺鸡去,剧情转折到最后,陈末在乡城等待着幺鸡的回归。
以上6本书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共鸣,有读过的可以一起讨论讨论,没有读过的,有机会的话尽量以读,都是很不错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