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植字〗 【深圳 张安立】↓
——————————————
《中伏重伏》
前日大暑今中伏,酷热连轴不含糊。浮云蔽日无歇步,阵风掠身秒觉舒!
中伏,亦称二伏,三伏排行居中,不仅是三伏天最热的时候,也是整个夏季乃至全年最热的时候。民间俗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因此可见中伏时节天气至热程度已达巅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另外,亦指避暑之意,宜伏不宜动!
每年入伏的时间并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今年的中伏就是20天。据悉,今年的中伏是连续10年20天纪录的保持年,堪为大炎热天之重点,或谓之重头戏,中伏等于重伏。
中伏就象一次人生考试,而且是大考。人生在世,或许人人都历经过考试,比如读书升学考试、工作求职考试、技能认证考试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考试的宗旨是针对每个人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综合评分。当然,难免就有一些不及格者。那么,中伏就是一种天气考试,考验的项目包括每个人的身体、心情、意志、性格等等。
炎夏难过,酷暑难熬,尤其是在此三伏之天,特别又是最热中伏,俗称苦夏。但有人说,这有何难?不就是过一个热天嘛!从小到大都是好好过来的。乍听起来,似乎自带一份豪情意气,但究其实,这也未免有点大言不惭夸夸其谈之嫌,或者如同一句民间俗语:站着说话不腰疼!殊不知,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人没有顺利度过夏天,或者说熬过夏天。小时候,没有网络通讯,只能道听途说一点身边事儿。那时,每当三伏天时,就曾听闻某某某热死了,书面语意即是中暑而亡,那个真是有名有姓真人真事。现今网络媒体发达,经常见有新闻报道某地高温出现中暑病亡案例,有的地方还不是个案,而是多人皆因中暑而亡。因此而言,正如严寒冬季北风呼号极端寒冷天气曾有冻死人现象,人们防寒保暖是重中之重。那么,在此炎热伏天,人们防暑降温亦是件攸关人人生命健康之大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总之,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应该怀有一种敬畏之心!
漫漫人生,长路漫漫。天有莫测,人必敬畏。但是天气炎热属于全球天气气候运行自然现象,也是太阳与地球接触最近距离。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一年,一年也只是夏季炎热一次。人生一世,岁岁年年,岁岁都有春夏秋冬,年年都要经历严寒酷暑。三伏天气过于炎热,中伏时节热度更甚,但是也不过是暂时而已,一年一次,这也是对于人生的一种考验。 一年四季,有春花秋月,有炎夏寒冬,这也符合阴阳平衡。
中伏虽热,也仅仅二十天,放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也不算长,但却正因其奇热也足已考验着人们。首先是身体,所以身体健康要有保障,然后要有好的心情,随后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等都很重要。三伏酷暑炎热透顶,体质差者、心情差者以及意志性格欠佳者往往容易中暑,一旦发生中暑,首先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情况严重者,必须速速送医,争分夺秒,否则生命危在旦夕。另外,中伏最热期间,暑邪和湿邪交织一起,人体一不小心又会容易落下其他病根,所谓很多冬病也是夏天积累的,诸如中风、痛风、风湿等等。但是民间却有一种很神奇的说法:“冬病夏治,事半功倍!”例如夏灸就是一种很好的强身健体妙法,所谓夏灸也就是趁热补阳,驱阴除湿,也正所谓免费桑拿!
俗语云:“头伏饺子,二伏面”,说明中伏的传统美食是面条。北方人主要吃的是面条,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最爱吃炸酱面。而南方人做的面条则要加糖及一点儿盐。用些许肥瘦肉丁儿(即五花肉),配葱末儿、姜末儿,炸面的时候不加水,讲究小碗干炸。
中伏奇热袭人,民间饮食讲究多吃三瓜,即为丝瓜、苦瓜、西瓜。俗云:吃丝瓜,赛人参。丝瓜含有皂甙,凉拌食用可以清热解暑,活血通络,利尿消肿。而且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但是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俗又云:伏天吃苦,胜似进补。苦瓜富含维生素与粗纤维,夏天食用可以祛火、解毒。食欲不振者,吃点苦味还能刺激味蕾,促进食欲。《本草纲目》记载,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苦瓜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但是苦瓜性凉,切忌多吃。再说西瓜,西瓜是夏季最常见的水果。可以降温去暑,清热利尿,降低血压。而且西瓜富含钾元素,可以迅速补充夏季随汗水流失的钾,保持体内钠钾平衡,维护血压。养好三伏天,避病一整年。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季季都是天地造化,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风霜雨雪,高温热浪,次第循环,皆有规律。万物适可生存,人类乃万物之灵长,更得智慧地优雅地美好地去面对去生活!
烈日当顶灼耳珠,热浪扑面烤肌肤。上蒸下煮悟夏苦,最热中伏任谁无!
二O二四年七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