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建了柳河六港姐妹群后,姐妹们轮流做东相聚好多次了。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忆忆往事,KK歌,甚是开心。
前几天,琴在群里说要去吴江吃迷踪蟹。大家在群里商议一番后,了解到有几个姐妹不能吃海鲜,于是华提议去吴江万宝。我说既然去了吴江万宝,不如再乘一会地铁去苏州逛逛观前街。
一呼百应,大家都赞同。为了这次出行,本来上班的姐妹请假的请假,换班的换班。我改完试卷,立马赶回家准备赴约。到了家,琴她们已经在家等我了。华她们先行一步,去万宝定座位,点菜。
虽说吴江近在咫尺,讲真的,平时我们这群农村大姐是很少去的。如今的吴江瞬息万变,新会开车也记不清路。她说没有导航的话,买了车也不用,好在有导航,她才敢开。
顺着导航的指挥,我们来到了万宝的地下车库。新说:“导航没说到了目的地,啊会开车方向了?”我说:“要不问问?”于是我下了车拦住一刚进来的车主问。回答是的,新才敢找车位停车。琴看着这大大的地下车库说:“我们待会儿肯定找不到方向”。我说,我来拍个照片,总归寻得着停车的地方了。
我们一边走,一边微信联系华。华发了吃饭的地方。我们到了万宝三楼,那里整整一个楼层都是吃食的店堂,可以说五湖四海的吃食在这里都有了。我们一行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于是我们出示华拍是照片,在好心人的指点下,找到了华她们。
有道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我们是吃着中饭,讨论着晚饭的去处。大家都说,小时候这个季节最好的美味就是酱黄瓜。哪怕酱黄瓜的盆里游弋着酱虫也无所谓。如今虽说步入了奶奶的级别,毕竟还没有到达老态龙钟的地步,乘现在这个机会要吃就吃,要玩就玩,以后孵在廊窝旮旯里回忆回忆也好的。想当初看着《小小得月楼》这部电影,涎水哒哒滴。今天就去得月楼吃晚饭。
之前看过蔷薇写过得月楼的简书,于是在地铁里,我就请教蔷薇去得月楼点的菜谱。姐妹们在地铁里忙着拍照做相册。大伙儿叽叽喳喳,华叫大家轻一点声。我莞尔一笑,她到底和夫君一起见过世面了,慢慢褪去乡下人的印记。不过,地铁里的人大多数拿着手机,旁若无人的两眼盯着银屏,有的耳朵里还塞着耳机,估计我们也不会影响到他们。
我们在察院场下了地铁,出了地铁站,第一站就去美罗。底楼是化妆品,华她们在这里买了香奈儿香水和护肤品。而后就去三楼买旗袍。我是本着饱饱眼福的心态去的,只在一旁看她们一件一件地试穿。那里的衣服不是一般的贵,工薪阶层讲真的,是承受不起的。好不容易发现一款在千元一下的,式样也蛮适合我的,就也去试穿一下。要是合身的话,狠狠心买了。可惜腰围的那圈赘肉就是容不了,只好作罢。
第二站人民商场,偌大的商场,顾客寥寥无几,我们一行可算是浩浩荡荡的了。琴轻声嘀咕道:“那么多,阿卖得忒?”我想供过于求是必然的。我们穿行在花花绿绿的衣服海洋里,说说笑笑。我说,我们是给店家增加人气的。
出了商场,来到大街上。昨天是37℃的高温,那个热不是闹着玩的。热浪盖过了大家的游兴,我们没有笃悠悠的逛观前街,而是匆匆的赶往得月楼。
蔷薇说,得月楼对面的松鹤楼菜品也不错的。不过我们记忆深处那句:“六个角子一大锅子”太诱人了。我们还是去了得月楼。
到了得月楼,大伙儿不约而同地想在门口留个影。这时正好一个脖子挂着相机的老师走过来,我们就请他给我们拍个照片。
进了得月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小得月楼》的剧照。店堂装修也是古色古香的风格,不同于万宝的时尚。耳边幽幽的评弹不知从哪儿飘来的。那糯糯的吴侬软语,不知不觉的抚去了心底的浮躁。
按蔷薇的建议点菜,松花桂鱼,蟹粉豆腐,荷叶粉蒸肉,鳝丝糊……
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那个冷菜有点太甜,不是人人喜欢。松花桂鱼酸甜适中,深受大家的青睐。蟹粉豆腐,精粗混搭,不是一般的好吃,一会儿就光盘了。火腿老鸭汤又鲜又香,即便打一百个耳光也不肯放的。遗憾的是那个荷叶粉蒸肉,没有蔷薇笔下的清香,肉肥的多,剩下了好多。
晚饭后继续逛观前街,买了黄天源的糕点后,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