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老宅阁楼的霉味愈发浓重。林夏踮着脚取下积灰的樟木箱,箱底压着本《飞鸟集》,泛黄的扉页上,遒劲的钢笔字写着“赠小禾”。
她记得奶奶临终前攥着这本诗集,浑浊的眼里泛起星光:“等你找到书里夹着的东西,就知道我为什么总对着老槐树发呆了。”
蝉鸣撕开潮湿的空气,林夏翻开诗集,一张泛黄的电影票根飘落——1953年7月15日,《罗马假日》。票根背面的字迹已晕染:“小禾,若有来生,我要带你去看真正的罗马。”
阁楼的木窗吱呀作响,穿堂风卷起记忆。奶奶总在槐树下,对着远方哼《友谊地久天长》,皱纹里藏着化不开的温柔。林夏忽然想起,邻居张奶奶说过,爷爷年轻时是地下党员,解放前夕突然消失,再也没回来。
指尖抚过诗集里的折痕,某页铅笔批注刺痛双眼:“7月15日,他说任务结束就带我去看海。可汽笛声里,他塞进我怀里的,是这本藏着情报的诗集。”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夕阳穿透云层,在诗集中页投下光斑。林夏屏住呼吸,那里夹着枚生锈的铜钥匙,齿痕间刻着模糊的“和平饭店”。
暮色漫过老槐树时,林夏握着钥匙站在槐树下。风掠过树叶,恍惚间,她听见两个年轻的声音在呢喃,带着那个动荡年代独有的炽热与遗憾。钥匙坠子轻轻晃动,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极了奶奶说起老槐树时,眼里不灭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