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童到学生时代,我应该就是别人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乖巧勤奋似乎是我从小到大的标签,家里长辈对我很是喜爱,别人家的家长对我不吝赞叹,而我也以外界的喜爱与赞叹为目标和指引。
于是,在家我乖乖听从长辈的话,不做他们心目中的不懂事小孩;在学校我认真遵从老师的教导,不做他们心目中的难带学生…
于是,我成为了家人眼中的乖女孩,成为了老师心中的乖学生,我曾以此为导向和指南,但当自我意识逐渐萌发起来时,我不禁为此感到压抑和苦恼:我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乖小孩,但我本应是什么模样呢?这是我内心想成为的模样吗?如果是,为什么我并不感到快乐呢?
成为那个听话懂事的人,我并不快乐,反而会感到迷茫、压抑、矛盾,因为这样的自己不曾拥有真正的自我,而是被动地活在外界的标准和评判之下。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增强,我感受到尊重、接纳和拥有自我的重要意义,我无需成为别人眼中的乖小孩或是坏小孩,我遵从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即可。
那个不曾拥有自我的小孩,愿你能敞开心扉拥抱自我。对于我未来的小孩,我想对他(她)说:“愿你自由快乐地飞翔,如果我对你有所期待,那是我的问题,你成为自己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