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63《学会写作》日常寻找选题的五条路径

一、分析人群的共性需求

写作是给人看的,人的所有行为首先要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写所有人的共性需求。

第一个层次:生理需求

什么是生理需求?比如吃饭、喝水、呼吸、性欲、健康存活。

如:《那些月入过万的外卖小哥》

    《雾霾来了,卖口罩的笑了》

第二个层次:安全需求

什么是安全需求?其实就是对安全感的渴求,包括但不限于人身安全、工作稳定、感情稳定、收入稳定、免遭疾病等。

如:《年轻时的稳定工作,都是高风险职业》

    《如何体面地分手》

第三个层次:社交需求

比如对同学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亲子关系等各种社交关系的需求。

如:《为什么说高中同学关系最纯粹,大学同学关系更持久》

    《微信聊天,别问我“在吗”》

第四个层次:尊重需求

什么是尊重需求?这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如:《职场中的真正体面,是你的工作成绩》 

    《夫妻之间,更需要相互尊重》

第五个层次:自我实现需求

什么是自我实现需求?它是指人对意义、美德、自我完善以及成为自己所期待的自己的需求。

如:《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做回自己》

    《什么是成功?我对这两个字高度怀疑》


二、挖掘自己的关注焦点

人们有共同需求,也有自己特别关心、擅长、专注、喜欢的领域,人们在这些领域充满了创造力。

知道自己特别关注的领域之后要如何挖掘选3题呢?根据你特别关注的领域和这个领域的读者,列关键词,然后将关键词和现实需求相结合找选题,可以将大关键词结合大需求,也可以将大关键词细分后结合小需求。


三、立即输入以触发思考

有哪些立即输入的方式呢?读书、聊天、听课、读文章、看节目、看电影等。很多高段位的写作者也会用这种方式。

90后自媒体人徐妍就说,她会读书、看报、玩手机,不管看到什么,都想想能不能把它做成选题,然后多和读者交流,从交流反馈中找到读者感兴趣的话题。


四、关注热点以提取话题

第一,刷朋友圈。看看朋友们都在看什么、发什么、讨论什么。

第二,刷微博。微博往往是热点话题的发源地,而且跟朋友圈相比,它是一个开放的广场,所以微博热点发酵、传播都更快。当然,你不用像刷朋友圈那样从头往下刷,浏览一下热搜榜就可以了。

第三,刷公众号。虽然公众号都是各写各的,但总体上都在反映当下情绪。

第四,看百度指数、百度热搜榜、微信指数、搜狗微信搜索、贴吧热帖、知乎热搜、行业垂直网站的热帖等。


五、模仿借鉴和迁移转换

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写文章也是如此:不知道写什么好的时候,看看别人在写什么。不要怕选题相似、相近甚至相同。

我们要切记,观点、素材、写作,都应该是你独特的东西。反对抄袭,反对洗稿(“洗稿”就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看似面目全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是每一个写作者都应该坚守的原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