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城市下腐败的学校
之前有读者说他们想拿奖学金必须和辅导员关系好,和成绩没半毛钱关系。
若在以前我可能会觉着这是极少数的情况,因为我的大学在这块是很公正公平的。
直到后来,我知道了兰楠本科学校的情况,才意识到,或许很多小城市里的大学都有这种情况。
兰楠的本科学校在一个很小的城市,小到我们很多人都没听过它的名字。
这个学校就是风气腐败的代表:想拿奖学金必须和辅导员打好关系,请吃饭,给红包。还出现了奖学金由辅导员和学生平分的情况。
公平二字根本不见踪影。
这些兰楠都不计较,过分的是,她有一门课的成绩,莫名其妙的显示没及格。
她并非没复习,以她的性格,不可能出现挂科的情况。找老师问原因,老师直白的告诉她:要想不挂科就得送礼。
无奈之下,兰楠把那个老师请出来吃饭,然后给了红包。
就这样,兰楠的那门课及格了。
我的本科学校,每门课的成绩一旦上报教务处后,便不能修改。涉及助学金的事,不仅需要对班上的同学进行调查,而且通告栏会进行公示,任何人有问题可拨打电话告发。
看着目瞪口呆的我,兰楠学校的事还没完。
与风气腐败相辅相成的还有教师的低素养。
正值炎热夏季,课堂上,一个女生着装领口较低,为了防止走光,埋头做笔记时频频用手护住胸口。老师见状,在讲桌前阴阳怪气的说道:有些女生啊,明明就是不检点,还要假装正经。
这真是一个老师说出的话吗?
教师家中堆满了别人的送礼,家住农村的同学父母,把自己养的家禽送过去,当面被扔出门外。
这真是一个老师做出的事吗?
为人师表如果学识不够渊博可以原谅,因为学海无涯;但如果没有德行便不足以让人称之一声“老师”。
至此我明白,不是所有老师都值得尊重,也不是所有大学都能育人。
大学四年,兰楠对那个城市和那所学校没有多少好感,后来去了一个省会城市读研。
严谨的学风,公正的制度,大学该有的样子都呈现在她面前。
她说,原来,大学还可以这般美好。
2.大城市下的多元生活
当年保送研究生时,我放弃了稳妥的就读本校,冒着很大被拒的可能,投了重点高校。投的学校有一个共同点,不是在直辖市就是在省会城市。
这是为何?
大学以前,我以为所有的城市都如重庆一样,站在大马路边,对面的人看不清模样,只剩轮廓。
到达本科院校的城市之后,大失所望。当年读的本科院校在一个对外号称三线城市,实际上不知是多少线之外的城市。
既来之,则安之。
没有地铁,学校不在市里,出行很是不便。毕业时,正碰上美国一部大片上映,想美团一张电影票,结果整个城市都团不了。大学四年,平均每学期去市里逛街的次数不超过三次,市中心只有一个商圈,还不如逛校外的小巷来得有趣。
一个连经济都况且如此的城市,就别奢望它的文化,政治能活跃到哪去。
大学生活成了顾名思义的围绕大学的生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大城市不仅经济较其他城市更繁荣,随之而来的文化氛围也更浓厚。
时常会有各大展览在美术馆,博物馆展出。从小就在书上知道了梵高的油画,伦勃朗的素描,罗素的雕塑……而这些都很轻易的能在展馆里看到真迹。
除了外国人的作品,还有随处可见的外国留学生。偶尔还能在等地铁的档口聊上两句,在食堂打饭的窗口帮忙翻译两句。
外教也不再是英语专业的专属,而是每个专业的英语课标配。有像美剧中教学幽默的活力gril,也有操着一口伦敦音的重度肥胖患者。
多元化元素构造了多元化的生活。
各种线下活动在大城市的各个角落里活跃跳动:早上出发,去上海看完IF红点展回学校还能坐上最后一班地铁;参加完一个读书分享会还能赶上赴第二场约……
3. 从生活到思想
实话说,大学四年,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听过一场讲座。
毕业之际,学院组织毕业生代表会议,我在会上提出这个问题,院长有苦难言的表情,至今记忆犹新。
原来,他不是没有尝试请一些著名大家前来做讲座,但因城市太偏远,学者都不愿前往。
上了研究生之后,除了学院不时举办的专业讲座,学校基本每天晚上都有讲座,涉猎范围甚广。
人文,社会,经济,心理,艺术,法律……
这些讲座的主讲人都是某一领域的教授,有本校的,有外校的。专业领域的讲座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除此之外,不时还有学者大牛,艺人大咖,创业界的佼佼者等前来学校做分享。他们的名字耳熟能详,有诺贝尔获奖者丁肇中,有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有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王澍,除去学术圈,还有演员,乐队……
听他们的一些经历路程,以及大牛们分享的时下社会局势,让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更早地意识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或许他们的成功之路不能复制,但至少,他们成功的方法有迹可循。
长期的耳濡目染,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更是思维方式。
几年前,上海的朋友谈论O2O时,处在十几线外的我一脸懵逼。
O2O?什么鬼?
后来,当我们谈论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时,电话里远在十几线开外的本科老师懵逼了。
我真是太明白那是什么感受了,特么难道我是活在了外太空吗?
4. 结语
大城市意味着包容、多元、机遇、公平、开放。
能见识到更多不同层面的人;能体验更丰富的生活方式;能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到最新的潮流信息;能拥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性。
小城市意味着闭塞、落后、单调、狭隘、腐败。
因为闭塞,所以落后。
因为落后,所以单调。
因为单调,所以狭隘。
以为狭隘,所以腐败。
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高度。
不走出去,你以为你接触的就是全世界。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身边的人全是low逼,便认为其他牛逼的人是在装逼。
缺乏敬畏之心,盲目自信。
知道自己low的人还可救,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low,还洋洋得意的认为全世界都和他一个层次。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去大城市读书?
增长见识、体验生活、紧跟潮流?
究其所有。
不过是为了努力不成为一个LOW逼。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就给颗❤鼓励一下~~
更多文章在个人公众平台:yisi-girl
一肆有三个梦想:
看很多的书,当一个作家
走很多的路,当一个摄影家
赏很多的景,当一个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