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得到”的例会,其中罗胖讲了一个有意思的事,这故事是老喻给他讲的,故事是这么说的:
谷歌的创始人佩奇有一次查出身上的一种基因,这个基因是祖上传下来的,带有这个基因的人得某种很严重的病的概率是80%,也就是大概率逃不掉的意思。
但是佩奇现在还没有发病,请问他怎么办?
他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什么样的方法可以确定的降低发病的概率,先降低个10%,比如喝绿茶可以降低这个概率(这个可能是罗胖为了先表达这件事而杜撰的),那么好,喝绿茶!
第二件事,他希望进一步的降低这个发病概率,找来找去,发现有一个办法可以,是什么呢?就是锻炼。
当然不是一般的锻炼,是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的心率从正常的一分钟60,70提高到150这个水平。
佩奇发现跑步、跳绳、动感单车这些激烈运动都不行,提速还是慢。
最后他发现一种运动最好,那就是跳水。
上跳台的时候心平浪静,一个猛子扎下去,迅速心率就起来了。
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也就是找到你要考虑的那些最根本的事情。
佩奇做的事情非常简单,由于佩奇非常富有,他就去找世界上什么样的机构专门研究治疗这种病,找到以后一次性捐5000万给这个机构做研究,万一佩奇发病了,大幅度提高治愈的概率。
罗胖想表达的意思是,遇到问题要有真正的思考和方法来处理,要不断的迭代这些方法,站在长远的角度大概率的去解决目前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
而我从这个故事里思考的问题是,真有一些疾病如癌症一样,是完全有基因决定的吗?
如果真是如此,我的父亲和外公都因肺癌去世,我是否可能也遗传到了这些致病基因呢?
我之前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曾经因为努力治疗父亲和外公的肺癌,也咨询过不少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外科的,内科的,中医的都咨询过,我发现专家大多是“独立思考”的个体,他们给的观点都不大一样,对于我来说,也只是一个参考而已,但是我可以从中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能更全面的看待癌症如何发病这个问题。
那么,癌症是由基因决定的吗?这是最老生常谈的问题。
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回答的话,答案是:“Yes”!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为了凸显“基因”的重要地位,以免把基因放在环境影响等致癌诱因的对立面上,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癌症从根本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吗?”。
我的答案是“Yes”!
通常所说的癌症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工作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精神压力大、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等均可作为癌症发病的诱因。
但从根本上来讲癌症发病的原因是基因表达系统的紊乱,即可继承的基因发生调控错误,这些基因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与DNA修复有关的基因等。这些遗传的变化使某些基因出现异常,即基因被激活或进入沉默状态,从而变异细胞的生长进入不受控制状态,细胞开始无休止的分裂增值,从而迅速形成肿瘤,这也是恶性肿瘤病程发展迅速的一大原因。
简单的表达是:这些外部诱因导致了基因的突变,从而导致了癌症。
所以“癌症从根本上还是基因决定的”!
这幅图的三者之间其实是有紧密联系的,“正常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基因的后天突变”,而“基因的后天突变”又会导致“遗传的基因缺陷”,“遗传的基因缺陷”在没被发现之前看起来就像“正常基因”,部分“遗传的基因缺陷”的表达也受环境的影响。
把基因突变单独抽出来看,基因突变按照其发生的部位又可以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
体细胞突变只能在体细胞中传递,只存在于按症患者本人,而不能直接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变异产生的癌症是不遗传的。
但是生殖细胞作为下一代生命的种子,一旦发生突变,并发育成胚胎,则会传递给后代,因此生殖细胞突变导致的癌症是会遗传的。医学上将携带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癌症发生风险增加的基因称为遗传性癌症易感基因。
之前罗胖讲的佩奇的案例,应该就是指佩奇拥有一种家族遗传的癌症易感基因。
目前各国科学研究已经发现近3000个遗传性易感基因,遗传性癌症易感基因主要存在于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胃癌、直肠癌、脑垂体肿瘤、肾癌、视网膜母细胞瘤,胰腺癌、子宫内膜癌、遗传性平滑肌瘤、胆管癌、神经纤维瘤、黑色素瘤、前列腺癌、淋巴癌、多发性内分泌瘤、白血病等疾病。
站在我自己的家族角度,从科学研究来看,遗传性癌症易感基因少见于“肺癌”案例中,也许这是我值得庆幸的地方。
关于基因突变与癌症,还有一个著名的案例。
在2013年,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得知自己携带一种会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的BRCA 1突变基因后,选择手术切除双侧乳腺,由此将患乳腺癌的几率从87%下降到5%。
另外,英国癌症研究院一研究小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称作PPM1D的基因的罕见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增高有关联。携带PPM1D这种基因的妇女每五人中大约就有1人会在她们的一生中形成乳腺癌或卵巢癌,相比普通人群她们的乳腺癌风险提高了2倍,卵巢癌风险超过了10倍。
目前来看,遗传性癌症易感基因在乳腺癌上的表达最为明显,我身边也有上一辈患有乳腺癌,而下一辈也患有乳腺癌的案例。
但是目前有手段可以降低这种发病的概率,只是身体上的牺牲可能比较大,这个完全取决于个人选择。
对于普通人的我们,可能无法像佩奇那样为某些癌症研究机构捐献巨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安吉丽娜朱莉的勇气去切割一个器官。
至于家族遗传的癌症易感基因,可能我们能做的并不多,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大概率上降低癌症基因表达的概率:
早起早睡,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坚决不熬夜!
不抽烟,不酗酒!
健康饮食!
多运动,释放压力!
就这么简单。
其实,是否患癌的关键在于预防,并不在于治疗。
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也是对家庭和下一代的基因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