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有没有曾经信誓旦旦牢不可破的友情,终究败给了时过境迁?”
我的回答是:“有”。
这么说的时候虽然内心惋惜,却也坦然。
有一个激励人不停前进的理论大概是这样: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在马拉松的跑道上前前后后分布着行进速度不等的群体,起初你可能跑的速度较慢,和你“成堆儿”的人速度跟你差不多,当你适应了现在这个慢速后可能会加快速度追上跑在前面的群体,然后和他们并肩跑一段,人生就像跑这样一场马拉松,你的任务是从一个群体追上另一个群体,然后不断前进。
说这个道理给我听的是某国际化妆品中国首席销售代表,她是位四十岁出头的女性,事业家庭双丰收,充满自信的面庞看上去格外靓丽。她通过分享亲身经历证明了上述理论,让当时同样限于经营友谊苦恼的我释然了不少:我们都在跑这场马拉松,每个人的奔跑速度不同,当你和朋友速度不一致时自然会有距离(处在不同的群体中),距离远了,友情自然淡了。
还记得大学毕业时吗?当时我们眼含热泪握着彼此的手说:“一定要一个月聚一次”,可分开后才发现连一年聚一次都成了一种奢望。大家各有各的事要忙,谁也不敢耽误工作或抛开家人去完成那看似幼稚的承诺,后来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了,却发现坐下来后,你说你的客户、他说他的孩子,能共同聊的也就是当年学校的那摊子事儿,再碰上几个“攀比心”作祟者,这场聚会也变得不欢而散。
所以你会发现,几年后依旧能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一定是跟你联系紧密、生活或工作有交集的人,因为这保证你们的信息更新速度一致、更新内容一致、情感同步、价值观吻合、信任度不变——这些都是成为朋友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
我最近迷上了小野洋子的艺术作品,这位在偶发艺术形式领域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讲过一段“水语”:
你是水
我是水
我们都是水装在不同容器里
这就是为什么见面如此简单
哪天我们将一起蒸发
但即便水一点都不剩了
我们还很可能会指着容器
说,“那个是我,那一个。”
我们是容器的守护者。
这段“水语”是小野洋子于1967年在伦敦为里森画廊“半阵风”展览而作。这段话表述的观点耐人寻味,在此不赘述。不过上半段比较符合今天聊的话题。人的本性有相同点,比如我们愿意与人为善、我们也需要社交群体,这一点促使我们跨越肉体外表来结交朋友。实现“结交”的过程通常不难,真正的难点是结交之后的维护:我们要有共同兴趣、共同话题、三观要一致、要能联络上并且持续交谈……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才算搭上了友谊之船,不过这条小船能漂多远全赖于投入的维护精力大小。
有些朋友尽管疏于联系变得陌生,但需谨记:好朋友永远是好朋友,即便十年不联络,那份情感会让你们见面时格外亲切,如果当年有刻苦铭心的记忆,那么再次相遇依旧会有说不完的话。所以,真正被“时过境迁”荡涤的朋友可能并非是真正的好友、或并非是一辈子的朋友。
不可否认,从某种角度上讲,维护友谊的确是一个淘汰朋友的过程。
我是个宿命论者,我相信某个时间在某个地方遇上某些人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当下并不知晓,但事后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遇到那个人是为了指引你完成那件事。朋友间的缘聚缘散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用太过纠结,我们铭记那段美好就可以了。
电影《失孤》的最后一个情节很值得人咀嚼。刘德华扮演的农民雷泽宽花费十五年都无法找到被拐卖的孩子,最后疲惫而绝望的他遇到一位僧人,他问僧人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被找到,僧人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说:
“他来了缘聚,他走了缘散。你找,缘起;你不找他了,缘灭。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各有起因、各有其缘。……缘聚,自能相见。”
这话讲得多棒!它蕴含了一个交际法则,即你想跟谁继续保持交往,就需要发出交往的邀请,即便对方有各种理由拒绝你,这也是缘起、缘续的方式。
在澳洲的墨尔本有一位名为MattKuleza男子,他于2015年实施了名为“1000+Coffees”的计划。Matt通过7年时间在Facebook上累积了1000多位好友,他在整理好友名单时觉得与其把不熟的朋友从好友名单上删除,不如主动联络他们。于是他开始了“1000+Coffees”计划,每天约至少一位朋友喝咖啡,通过喝咖啡结交和维护自己这1000多位好友。
看完这个例子,请和我一起各自打开电话通讯录或者微信好友名录,数一数有多少人一天联系一次、有多少人一周联系一次、有多少人一个月联系一次、有多少人一年联系一次、有多少人已经几年都未联系了……
重拾友谊、维护友谊、结交新朋友的方式就是主动联络。
今天,我们不妨也学习一下Matt,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或几天主动给朋友发条信息、打个电话、约个饭。
如果想留住那些信誓旦旦牢不可破的友谊,不如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