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这一章节是孔子对尧的赞美,我没有更多的理解,主要学习华杉老师的讲解。
华杉注解说:孔子赞美尧,尧作为君王真是伟大,真是崇高啊!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世间万物,无非天理,只有尧能够则天而行,以天理为法则,治理天下。
这里是对尧的最高评价。上一章是赞美舜,舜是挑选的,那么舜以谁为法则呢?他前面还有一个老师就是尧,但是尧前面既没有像他自己一样的圣君,也没有那么多文章典籍,所以他真是天子、天才,则天而行。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尧的功德太浩荡了,以至于人民都找不到词语来歌颂他!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他的功绩辉煌,他的文治灿烂。
尧的功绩,主要在于制订了历法,包括节气和闰月,都在尧的领导下制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飞跃。
尧又制订了礼仪制度,法度修明,礼乐明备。到了晚年,禅位于舜,光大了禅让制,成为千古圣人。
尧舜之治和禅让,中国主流史家均无疑义。但也经常有人提出质疑。这质疑本质上没有意义。一来任何质疑都没有靠谱的史料支持;二来,要看尧舜故事的本质。
华杉说,自古以来的史诗神话,本质是象征多于事实,是传达一种价值观,为社会创造一种共同价值观的连接。孔子托古改制,不断拔高三代之治,敲打后世的君王。尧舜的故事,创造了一种价值观的连接,他们也成为中国价值的符号。
至于禅让是否事实,我们当然也相信那是事实。至于他为什么禅让,我们并不了解那时候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形势。或许世袭传子的规则还没有,或许那时候的社会凝聚和大一统局面还不成熟,才德不足的君王还不能驾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而我们的今天,是过去所有时代发生过的事的历史合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