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这是朱光潜先生在国外时寄给中国青年的,他心系家国,更关心祖国的未来。即使已经过了几十载,先生的教诲依然让我醍醐灌顶。这些信,并非说教,而是一个老者对人生的回顾以及对青年的嘱托。

先生,感谢你。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

世界达真理之路只有自由思想。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 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我时常想,学问这件东西,先要博大而后能精深。

依现代哲学家看,宇宙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个体的生命,都只有目的而无先见。所谓有目的,是说生命是有归宿的,是向某固定方向前进的;所谓无先见,是说在某归宿之先,生命不能预知自己归宿何所。比方母鸡孵卵,其目的在产小鸡,而这个目的却不必预存于母鸡的意识中。理智就是先见,生命不受先见支配,所以不受理智支配。

有了感情,这个世界便另是一个世界,而这个人生便另是一个人生。

历史上许多侠烈的事迹都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    人类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则不特人生趣味剥削无余。而道德亦必流为下品。严密说起,纯任理智的世界中只能有法律而不能有道德。纯任理智的人纵然也说道德,可他们的道德是问理的道德,而不是问心的道德。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问理而不问心的道德,只能给人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类以幸福。

仁者心之德,义者事之宜。

我们固然没有从前人的呆气,可是我们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和热情了。别的不说,就是看《蒙娜·丽莎》也只像看破烂朝报了。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起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旁观在那儿装腔作势。

生活就是生活,别无其他目的。

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奇怪。

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

世界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白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

了解一切,就是宽容一切。

你对于一个人愈同情,就愈了解他;你愈了解他,就愈同情他。

养生莫善于寡欲。    近代社会复杂,刺激特多,愈近于文明,愈远于自然。


从古至今,世人经历的,似乎与往常无异。世间事事,不论过了多少年,仿佛一直在时空里循环。而我们,只是换了一双眼睛,却也是瞧不出什么稀奇。

青年,朋友,如果你有幸读到此篇文章,希望你记得: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完了这本书,虽然晚了几年,但是还好,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前三封信,尤其是谈读书,虽然已经不再是的我们,进入职...
    那个女孩叫梦希阅读 1,752评论 0 1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摘录02 谈动 1、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
    人工智能初学者Amber阅读 3,600评论 0 0
  • 长时间处于独处状态 会陷入自我封闭 大意来讲 就是不想聊天 不想跟人接触 变得寡言少语 常有音乐陪伴 这种状态对我...
    蠢萧阅读 442评论 0 0
  •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一扇门窗,它是从外向里而开的。想打开这一扇门窗,如果里面锁着,外面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的。在人...
    海平大学堂阅读 372评论 0 0
  • 作者:钱大江 在麻园小学读书时,上一学期的课本或是写完了的作业本是舍不得发煤饼炉烧掉或是去环卫所旁...
    悦小兮阅读 3,476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