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与效益的关系

看点与思考:

项目运作的资金成本及收益分析,与项目开发销售周期要挂钩,所以项目投资计划、建设计划、开发周期、销售周期及项目重大进度节点把控,是项目总体运作的顶层设计问题,不容小视。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除了要做好市场定位和产品策划的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即要做好项目投资分析。

可能有人要问:为何要做投资分析,而不是做财务分析。虽然,做项目财务分析、收益分析或效益分析,可能需要。

在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财务可行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从项目策划的角度,或对于策划人来说,在项目前期策划中,我们的重要工作就是做好投资分析。

作为策划人也只能做投资分析,因为财务分析更加专业,更加复杂,一般是要由专业的会计师来做的。

相比较财务分析来说,投资分析就比较简单一点,也比较直观有效。有时,投资分析可能更快捷,更重要。

项目投资分析就是通过梳理项目各有关小的指标和数据,来对项目几个大的经济指标方面进行合理的预计和预测:

l项目启动投资成本

l项目总成本

l项目总收入

l项目销售周期,或资金回笼周期

l项目毛利润

l项目净利润

l项目投资回报率

l项目投资年回报率

从策划角度分析,这个投资回报率,就是“项目净利润”与“项目启动投资成本”的比值乘以100所得的百分比。

项目启动投资成本的概念,在这里就显得非常重要。启动投资成本是指项目在启动过程中所要投入的成本。

启动投资成本包括项目土地费用、开工费用、前期管理费用、前期营销费用、设计费用等在内的前期费用。

这个费用是在项目开盘收款前的投入费用,也是项目开发商真正要真金白银拿来投入的资本。

要注意的是,项目总投资对于开发商来说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投资,而对于政府来说是有意义的,因为它有带动性。

项目开始销售回款,就“自转”现金流,即不需再投入前期费用,这个节点很重要。因为“自转”前的费用是真正投资。

房地产项目的杠杆很多,而现金流“自转”是房地产杠杆原理的最突出表现,它背后的支撑就是政府的预售机制。

“自转”开始后,开发商用销售回款资金来支付后面需要的工程款、营销费用、管理费用、税费等;再投入,都属于“自转”。

项目效益的高低或好坏,主要是从项目的投资年回报率来判断,这是一个反应项目效益的重要数据。

有些项目可以算出投资回报率达100%以上,但可能操作周期要5年乃至10年,而投资年回报并不一定理想。

万达、万科、龙湖、恒大、碧桂园等公司操作的项目都是快节奏的,快速投入,快速回款,这样年回报率就较高。

资金快进快出,收获现金流带来的边际效益,才是王道,这或许就像股市或其他商业领域里的“跑量”之说了。

在前期策划中,这些数据都只是预计和预测,而实际的投资年回报率则是检验前期策划和预测收益的唯一依据,也是最终评判项目或项目团队之好坏的根据。

�<�`���5�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