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排版原因,《捷克街头搭讪系列》资源链接地址放在下面,往下翻就行
提示:文章排版原因,《捷克街头搭讪系列》资源链接地址放在下面,往下翻就行

《捷克街头搭讪系列》链接:https://ourl.cn/QFnkJR
《查理大桥上的语言课》
查理大桥第三尊圣像下总聚集着最多游客。我靠在斑驳的石栏上假装研究导游手册,实则练习刚学会的捷克短语。当那个戴绒线帽的老人第五次经过时,我鼓起勇气:"Promiňte...(打扰了)"
老人刹住脚步,皱纹里藏着笑意。我指着手册上的单词"řeka"(河流),发出一个滑稽的弹舌音。他哈哈大笑,突然用中文说:"河。"
就这样认识了约瑟夫先生,前语言教师,现职业是"伏尔塔瓦河守望者"——他自己取的名字。每天清晨他都在桥上慢跑,顺便纠正游客的捷克语发音。"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他敲着石栏杆打拍子,"像心跳一样。"
捷克人对待语言的态度奇妙地介于热情与保守之间。当我在小酒馆试图用捷克语点餐时,服务生会微笑着切换英语;但在公园长椅上,老太太们却乐意花半小时教我区分"č"和"ć"的发音区别。
"搭讪的秘诀是犯错。"约瑟夫先生带我穿过大桥时传授心得。他示范如何故意把"krásná"(美丽)说成"krasava",立刻引来两个女学生的善意纠正。"我们讨厌推销员,"他眨眨眼,"但永远欢迎认真的傻瓜。"
周末的旧书市场成了我的实践场地。当我说出"Kolik stojí?"(多少钱)时,书商老太太惊喜地捧出一本童谣集送我。现在我能用捷克语聊三分钟天气,而每次经过查理大桥,总能看到约瑟夫先生对某个手足无措的游客说:"Promiň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