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36265692/answer/66710010
我看题主是关注了我的,又邀我来答,还自己在答案里写了心得,诚意绝对是够了。
但其实您是邀错了人的,我开始写小说能偶尔火一下全凭运气,也是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摸索才掌握了一点规律,作为和科班训练完全无缘的我,能掌握的东西实在是少得可怜。
当然我也不光是说这些,我感觉题主您还是很想真正写个“故事”而不仅仅是小说的,看到你在答案里写的东西,我觉得也和我的路子有点像,那么没关系,我挑一些重点给你说清楚,这样你走弯路的时候有得参照。
——
先破你答案中的结论:
题主显然认为一个故事X,是故事A+故事B+故事C+故事D的结果,那么请问为什么不写完A就收手,而要一直写完ABCD呢?题主可能会说A+B+C+D才够20万字啊,才能出书啊,唔,这个思路是可以自洽的,但无法解释为什么从A到B到C到D的过程中,一个故事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大,你有没有觉得《哈利波特》的每一本书,在你阅读的过程中是越来越沉浸进去的?是的,A+B+C+D的公式可以解释字数,但无法解释吸引力的成长。
我也认为,吸引力构造能力的缺失正是中国目前影视现状最大的缺陷,如果你去电影院看电影,很可能会发现一部电影前30分钟对你的吸引力很足,但超过30分钟就有点无聊了,有些好笑的电影,30分钟之后就开始出现尿点,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不能怪制作方,因为吸引力的本质是数学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很多理工科出身的作者,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非常丰沛的情感,但却能从头至尾把人牢牢按在椅子上,因为这些理工科的作者,已经习惯性地在故事中建立清晰的逻辑,读者或者观众不必直接接触这些逻辑本身,但这些暗含在故事中的逻辑,会不断吸引读者从可能的地方向不可能的地方走——用已知探索未知,唤醒读者的好奇心,这就是故事吸引力的来源。
好了,您在答案中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了。
——
回答怎么写一个有起承转合的故事:
我明白题主是问“我要怎么写出《哈利波特》?”
但这个问题……我是没有能力回答的……我只能回答“怎么写一个有起承转合的故事”,并且假装认为题主是想写一个2000字左右的有起承转合的故事。
如果题主仅仅是想写个2000字的完整故事,注意,你题目中就是这么写的——“仅仅只是为了写出一个有起转承合(不是起转承合吧大叔?)的完整小说”,那么我说2000字的有起承转合的故事应该也不算跑题。
题主可以写一个“发现过去的秘密”类型的故事,比如:
起:有天,故事里的人物发现了一个石头,别管是什么石头,总之这个石头有一个只有你(作者)知道的秘密。
承:石头被人抢走了。
转:石头里的秘密被大家知道了。
合:石头里的秘密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故事中的主角挖掘到了更多的内容。
好了,你只要把这个故事写到2000字就足够了,也可以把这种故事发展为一个类型,当然我很清楚你是想问自己怎么写出《哈利波特》这样的作品——然而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回答啊……建议不要眼高手低,先学会最简单的操作方式……你可以先把2000个字的故事写出来,然后再问一个新的问题邀请我,否则我会永远难以回答。
——
那么《哈利波特》和A+B+C+D=X的故事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我看这个问题没有几十万字是根本讲不清楚的,这里面涉及到无数建立逻辑提前布局事后修补的手法,从做加法到做减法简直能在大学里开一门专业。
或许你会说“你说的不对,J.K.罗琳”也没有学过这样的专业啊——那我就真的要喊上帝来收拾你了,有很多天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什么,这就是他们可怕的地方。
下面我来挑重点说一下《哈利波特》里到底有哪写吸引人的工具。
1。优质内容
内容即原材料——我应该不用说了,这是读者能看到的非常表面的东西,你既然这么喜欢这个系列,应该比我了解。
内容并不是《哈利波特》和A+B+C+D=X的故事的主要区别,后者非常优秀的故事——《西游记》,单论内容也非常优秀。
2。世界观
世界观并不是单纯指世界,而是世界的形成逻辑,这个其实《哈利波特》并没有在前几本书里讲到,后面说没说到我不太清楚,不过世界观也不是《哈利波特》和A+B+C+D=X的故事的主要区别,拿《西游记》来说,《西游记》的世界观比《哈利波特》要细腻。
3。心流
心流即——读者一直保持在“掌握信息——使用信息——获得新信息”的循环之中,这样读者就会不断获得来自作者的反馈,从而刺激对阅读一部小说的兴趣。
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说一个故事“有趣”,往往不是说这个故事“搞笑”,而是说这个故事“吸引人”,也就是说,这个故事的“心流循环”安排得非常好。
《西游记》的单体故事之间彼此相对疏离,而《哈利波特》则要联系更加紧密,这是后者的优势之一。
4。严密的情感逻辑
《哈利波特》的故事逻辑更多是建立在情感上的,这个故事无论怎么写,没有冒犯过故事中的初始情感,所以人物是“安全”的,所谓“安全”就是,人物是没有违合感的,不会让读者察觉到人物的破绽,所有的一切弧度,都满足于人的变化,因此保存了人物的真实度。
这种情感逻辑是可以不断升华的,也就是旧的情感会催生新的情感,而A+B+C+D=X的故事类型里,一般很少让这样的情感产生弧度,一般开始是什么样,就一直是怎么样,偶尔有改变但也会很快回归原型。
5。深度
深度是一个故事连续吸引力的最根本的来源。
但这个事情讲起来会非常复杂,深度是一个故事有层次地体现出来的一个属性,它的表现就是,不仅有表面的冲突,也会有方法,有道德,有人性,有作者坚持的选择,深度是一种“合理的层次感”,在这样的层次里,上层的东西总是在统治下层,从而最终形成表面上极其合理的情节,但这些情节追本溯源,最终会是作者最深层的构造故事的逻辑。
当然我想这个问题我也没想太清楚,讲出来大家也未必明白就是了……
6。严肃性
严肃性并不是说在这个故事中不能搞笑,而是说这个故事要尊重事件的发展规律,要合理,大概也是目前爱情片常常被忽视的内容吧。
A+B+C+D=X类型的故事相对约束性较低。
——
有话留评论。